
【NOW健康 王詩茜/綜合報導】64歲胃食道逆流女性病患被症狀困擾已長達10年,晚上睡覺時一躺平,胃酸就逆流上來,很難入睡,半夜也常被自己胃酸逆流沖到喉嚨而驚醒,影響睡眠品質。雖然在胃腸科安排了多次胃鏡檢查,都說是逆流性食道炎,醫師處方了被稱為胃食道逆流特效藥的質子幫浦抑制劑給她,效果依然不佳。後來,透過國際標準胃食道逆流檢測,找到了患者嚴重胃食道逆流的病因,對症下藥,終於解決患者多年來的困擾。
胃鏡僅能檢查出20%患者 國際診斷方式提升治療成效
胃食道逆流分為典型和非典型症狀。典型症狀就是最普遍的火燒心;非典型的症狀會有喉嚨有異物感、慢性咳嗽、氣喘等等。國際推出標準的胃食道逆流診斷,已行之有年,可更精準的檢測出患者的發病位置和原因,但目前台灣仍停留在胃鏡檢查。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盧俊良主任呼籲,國際標準診斷已經行之有年,台灣應參照國際標準,透過更精準的診斷,才能有對應的治療,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陳健麟主任表示,根據國健署統計,胃食道逆流患者人數逐年增加,主要以50歲到59歲最多,若沒有及時正確治療,可能影響生活工作品質,少數患者會演變成食道化生,及可能產生早期食道癌風險增加。
目前台灣胃食道逆流檢查方式主要是胃鏡檢查,但此種檢查方式僅能檢測出20%左右的患者,大多數患者可能會因此延誤正確診斷,進而影響治療的成效,病情因而加劇。
國際標準診斷:HRM、MII-pH、Bravo 突破傳統診斷困境
HRM(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適合用於評估功能性問題的患者,台大醫院內科部曾屏輝主治醫師分享,有位54歲女性長期食物逆流,合併吞嚥困難,嚴重影響生活,照過胃鏡賁門沒有發炎,也沒有鬆弛,長期被當作胃食道逆流治療,效果不佳。透過HRM(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就可發現,患者罹患的是「食道弛緩不能症」導致食物堆積於食道而倒流。
而MII-pH(24小時食道阻抗併酸鹼度檢測)則適合用於評估在服用標準劑量的制酸藥物後,胃食道逆流症狀仍然持續的患者。目前這兩項國際標準診斷工具也已經有健保給付。
除了上述兩項診斷方式以外,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連漢仲主治醫師進一步說明,國際還有最新診斷方式Bravo(無線電酸鹼監測膠囊),適用於無法忍受或不願接受導管式酸鹼檢查之患者。
他舉例,1名51歲男性長期受逆流症狀困擾,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時好時壞,曾接受MII-pH診斷,結果卻模稜兩可,但因檢查不舒服的經驗,不願再接受1次MII-pH檢查,於是決定自費4萬元接受Bravo(無線電酸鹼監測膠囊)檢驗,後來確定診斷。此檢測將時間拉長至96小時,可提高準確性1至2成,檢查時需借助胃鏡將膠囊定位在遠端食道,但不須將導管深入食道攜帶24小時,患者仍可正常生活、飲食,1周後膠囊會自動排出體外。
精準診斷加上嚴謹評估 避免手術成無效治療
盧俊良主任指出,根據國際上的規範,對於少數頑固型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患者,考慮進行侵入性內視鏡或外科手術治療前,一定要經過3種精準診斷,必要時,還需會診精神科醫師排除壓力導致的臨床症狀,經過嚴謹的評估後,才可進行手術。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強調,胃食道逆流長久不癒的患者應做更精細的檢查,多方評估後,再做進一步治療,以免做了無效或錯誤的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燕麥奶、牛奶、豆奶都有「奶」字 其中「非奶類」是它
▸肥胖、衰老根源在喪屍細胞! 抗衰老物質促進健康窈窕
延伸閱讀
-
胃鏡肉毒桿菌素治療變小鳥胃 「縮胃針」減食量不動刀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749辛明哲主任指出,過去3年,中國附醫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是全台最大的胃鏡肉毒治療醫學中心,累積約600至700名患者,在臨床資料上顯示,該手術在BMI高、食量大、體重重男性效果特別好,患者在接受治療後,胃部飢餓感下降,能明確降低食慾;輔以飲食、運動治療,可以達成減重的效果。 -
國中生吞嚥困難、打嗝想吐、食慾不振 胃食道逆流惹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70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胃食道逆流常見打嗝、吞嚥困難、喉嚨有異物感、火燒心等症狀,好發於年輕女性。 -
嗜喝熱飲當心食道癌上身! 攝氏65度以上增加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723食道癌患者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平時需留意自身的不適症狀,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如有長期吞嚥困難或吞嚥時有異物感,切勿輕忽自身症狀,應提高警覺,務必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
前駐泰代表李應元壺腹癌逝 出現3大症狀快做胃鏡檢查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232消化道專科醫師表示,與其他腹腔器官腫瘤相較,壺腹癌相對罕見,盛行率僅約為每10萬人0.3至0.46人,因較難早期發現,確診時如至晚期,且轉移至淋巴,則5年存活率僅25至40%。 -
胃鏡與腹腔鏡雙鏡除腫瘤 完整保留胃功能且術後恢復快
癌症新知 / 胃癌1713由於家屬曾聽鄰居轉述胃部手術後恐產生嚴重脹氣,影響後續喝水、進食,起初患者也擔心術後會發生同樣併發症,所幸醫療團隊採用胃鏡及3D腹腔鏡同步協作進行微創手術,不但術後當天就順利排氣並下床行走,術後第2天就恢復正常飲水進食,並在術後4天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