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女星賈靜雯在電影《瀑布》中,憑藉著精湛演技,詮釋職場女強人罹患思覺失調症的身心變化,獲得第58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肯定。近年常見以思覺失調症為主題的優質影視劇作,佳評如潮,但醫師表示,現實世界多數大眾仍對思覺失調症心存恐懼,約8成病友被誤解,甚至誤把思覺失調症視為中邪。
思覺失調像房子失火 正確對待防惡化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張勳安醫師表示,社會上對疾病的不了解,一些不友善的眼神、舉動,無形中替思覺失調患者貼上了一張又一張的標籤。這些標籤及刻板印象會讓病友害怕承認自己的病情,導致延誤甚至是中斷就醫,就像是一棟房子失火了,要是不能盡早滅火,火勢範圍越大,後續越難收拾。
思覺失調症其實是一個控制效果蠻好的疾病,但前提是病友與家屬對於疾病要有病識感!思覺失調症起因於大腦的思考與知覺功能失調,可以分為「正性症狀」及「負性症狀」。正性症狀是指正常人不應該有的症狀,病友卻多了出來,像是幻聽、幻覺、妄想症、情緒混淆等。負性症狀則是缺乏正常人應該要有的功能,例如對生活沒有動力、懶散等;另外,許多病患也會有「認知功能缺損」的症狀,例如:專注力下降,思考處理速度變慢,語言及視覺空間記憶力減退等等情形。
及早且穩定治療 優先考慮長效針劑新趨勢
一旦確診,應及早介入且穩定用藥治療,而除了口服藥外,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TSBPN)今年所發表的臺灣專家共識也鼓勵,思覺失調症病人,優先考慮使用長效針劑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以確保藥物在身體裡的濃度穩定,維持大腦運作及功能,避免復發。只要症狀改善,思覺失調症病友有機會回歸社會,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特別的是,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醫院縮減門診加上思覺失調症病友擔心進出醫院染疫,而無法穩定規律的治療,病情也容易因此變得不穩定。張勳安醫師則鼓勵未能規律服藥的思覺失調症病友,可以與醫師討論長效針劑的使用可能性,提高用藥順從性,有助病情控制得更好。
非侵入性腦刺激創新技術 精準治療思覺失調症不是夢
除了常規治療上的進展,張勳安醫師補充提到,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的團隊已完成科技部計畫,運用非侵入性腦刺激創新技術,成功改善思覺失調症的病識感缺損症狀,多項成果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亦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目前也正與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合作,推動創新計畫,運用非侵入性腦刺激術,結合大腦磁振造影技術與人工智慧的數據分析,以期達到更精準地改善思覺失調症「負性症狀」及「認知功能缺損」的目標,進而及早介入治療,幫助病友穩定控制疾病。
更多NOW健康報導
▸異常落髮高危險群別煩惱! 育髮注入增生療法創新突破
▸用眼過度白內障提早來報到 選對人工水晶體不再視茫茫
延伸閱讀
-
本土疫情狂燒不敢回診! 醫憂思覺失調症患者病情惡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817這波Omicron本土疫情直線上升,單日確診人數已進入「萬例時代」,指揮中心防疫政策也滾動式調整,「簡訊實聯制」已由「社交距離APP」取代,隔離天數縮短朝向「以篩代隔」的模式,面對防疫政策的改變,讓許多人不免擔憂。尤其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病友,疫情的波動,恐也牽動病情起伏。 -
朱芯儀罹乳癌!國健署提醒10大危險因子 呼籲及早篩檢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740以《犀利人妻》走紅的女星朱芯儀,在36歲時於YouTube上分享自己的狀況。她用平靜的語氣說自己確定罹患乳癌第2至3期,因為有轉移到淋巴,必須做全身性的治療。 -
賈靜雯《瀑布》詮釋思覺失調症患者 獲金馬女主角肯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89什麼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屬於綜合型且精神症狀多樣性的疾病。 -
神經迴路掌管生活習慣 台研究團隊破解關鍵分化基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907位於大腦深部1群神經核組成的基底核,是掌管動作學習、獎勵、動機、情感以及自主運動的中樞,發揮這些神經功能的關鍵,仰賴於基底核中的紋狀體背側與腹側核區的神經迴路。背側核區調控動作與認知功能,是養成習慣行為的關鍵區域;腹側核區則參與獎賞與成癮機制,是影響動機情緒的關鍵區域。但紋狀體核區如何建構,並劃分成2兩個區域的神經迴路仍然未知。 -
思覺失調規律服藥回歸社會不脫序 恐懼反造成對立傷害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561名21歲女性思覺失調症患者,剛上大學就出現脫序行為,曾在街上裸奔,總是感覺有路人要傷害他,家人陪伴就醫確診思覺失調症,然而個案沒有遵照指示規律服藥,導致病情反覆無法繼續求學,好不容易接受醫師建議,使用新型藥物治療,終於大幅減少幻聽與妄想症狀,積極參與醫院附件與功能訓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