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最近多雨高溫,突如其來的驟雨,常讓人變成落湯雞,讓鞋襪浸水,不少人因此罹患香港腳,又癢又痛。皮膚科醫師提醒,想要除黴菌、止癢,必須對症下藥,至於泡熱水、泡醋、泡鹽水、泡啤酒、老薑、茶樹精油等網友偏方,則不可嘗試,以免讓症狀惡化。
台灣天氣溼熱香港腳盛行率高 研究指出這類人風險更高
台灣地處亞熱帶,環境潮濕,足癬(香港腳)盛行率相當高,這也是許多當過兵的男生共同的回憶之一,開業皮膚科醫師楊麗珍表示,原因在於長時間穿著鞋襪,或與他人共穿鞋襪,都可能感染黴菌。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腳底容易冒汗,或是鞋襪經常潮濕,也容易罹患香港腳。另外,研究也發現,香港腳與個人免疫力有關,只要壓力一大,免疫力變差,香港腳就可能復發,而糖尿病友也屬於香港腳高風險族群。
網傳偏方百百種 不僅無效還可能讓症狀惡化更快
在治療上,泡熱水、擦醋、擦凡士林、擦啤酒、鹽巴水、牙膏、老薑,這些都是網路常見的治療偏方,楊麗珍醫師表示,這些除黴方法不僅無效,甚至可能讓症狀惡化。
舉例來說,將患部浸泡於溫熱的水中,想藉熱水達到殺菌效果,看似有理,但黴菌耐熱、耐高溫,即使泡湯溫度達到45℃,也不足以殺死黴菌,反而可能使症狀加重,也可能導致傷口感染。
此外,擦醋治療,則會造成患部脫皮,增加糜爛型足癬的風險,嚴重甚至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至於凡士林,質地黏膩,適用於冬季時乾燥皮膚,若塗抹於香港腳指縫,反而提供一個適合黴菌滋長的環境。楊麗珍強調,啤酒、鹽水、老薑、茶樹精油等去黴偏方,均未經科學證實,民眾勿隨意聽信嘗試,以免延誤病情,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依照醫囑用藥。
藥局買藥需依照使用說明書使用 若出現這症狀應積極治療
若至社區藥局購買治療香港腳的指示藥品,需先諮詢專業的醫藥人員,並依照藥品仿單(說明書)正確使用,才能早日獲得健康。家裡常見的皮膚藥膏常用來治療濕疹,千萬不可用於足癬。
黃毓惠提醒,足蹠蠹蝕症的症狀表現類似香港腳,患部搔癢,腳底皮膚出現密集細洞,有如海蝕洞坑,但臭味如同腐爛垃圾,更勝於香港腳,因屬細菌感染,務必積極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法藍瓷邁入20周年 創辦人陳立恆轉攻生技從「瓷」出發
▸蛋殼顏色vs.蛋黃顏色哪個與營養有關? 挑蛋前先明白
延伸閱讀
-
5到11歲兒童下週起接種輝瑞疫苗 首批40萬劑下週配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2近期輝瑞兒童疫苗陸續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20)日已針對疫苗的配送時程做說明。同時靠染疫增加綜合免疫力的說法在學界看法兩極,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醒有慢性病的民眾,如果染疫可能造成重症,更說到「像我這樣的糖尿病患,染疫很可能變重症。」 -
維生素D不足染疫機率高? 醫揭「3族群」要適量補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62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至今仍見不到曙光,每日的確診人數越來越高,到底有沒有營養素能夠提高免疫力,降低染上新冠肺炎的機率?就算不幸染上了,怎麼做可以降低嚴重度?在眾多營養素當中,許多專家認為維生素 D(Vitamin D)最有潛力。 維生素D是什麼?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是人體唯一可透過曬太陽產生的營養素,當肌膚接觸到特定波長的紫外線 -
這款藥物有風險? 研究發現:父親使用易生出缺陷孩子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326有研究指出,有服用常見的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的男性,如與另一伴生育嬰兒,將增加其孩子天生缺陷的風險。 -
新冠疫情狂燒無症狀患者心慌慌? 中醫師傳授抗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37談起研製防疫茶原理,鄭愛蓮分享,傳統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指當人體正氣足夠時,就不用怕任何干擾。而《傷寒論》中又將正氣稱為「衛氣」,是人體的首道防線,因此以此理論製作防疫茶。 -
代謝症候群增染疫重症 專家曝澱粉類食物吃多恐這下場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558腰圍一年比一年粗?BMI默默升高?別以為只是久坐發福,當心「代謝症候群」上身,各種疾病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