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42歲上班族女性長時間久坐辦公,每次到了下午小腿常常就開始發脹,痠軟無力,按壓小腿前側常出現凹陷水腫,到了排卵期或是月經來臨前,下腹部更明顯有腸胃脹氣的情況,且長期有便秘的困擾,約4至5天上一次廁所,在一次偶然的健康檢查發現,下腹部竟然存在著一顆10公分的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 便秘也可能是兇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說,影響子宮肌瘤長大的因素非常多,很多人不知道便秘也可能是子宮肌瘤長大的隱形幫兇,其關鍵在於長期便秘產生的毒素,加上排便不暢導致腹壓變大,就更容易引起下肢水腫與頻尿,若又屬於久坐缺乏運動,就是典型會出現氣滯血瘀體質,疾病傾向大多具有明顯的「不通暢」特徵,當骨盆腔與腹腔循環出現障礙,是許多疾病的發病基礎;臨床上發現,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常常也有便秘困擾,改善子宮肌瘤體質就要從通暢著手。
(推薦閱讀:停經、無性行為就不會得子宮頸癌? 國健署揭「女性宿命」)
治療子宮肌瘤 溫通腸胃與子宮是關鍵
周宗翰表示,要改善便秘很簡單,但是要治癒便秘是非常困難的,可不是簡單服用緩瀉劑就可以治癒,當患者長期服用軟便劑,反而會使便秘的體質更趨於嚴重,因為一停藥排便就絕對不通暢,有些女性甚至一出生就開始便秘,生產完後便秘症狀更為嚴重,氣滯血瘀影響骨盆腔循環,往往就容易有產生子宮肌瘤的可能,要治療子宮肌瘤,首重改善與調整子宮的環境,其中溫通腸胃與子宮絕對是關鍵。
(推薦閱讀:多吃蔬菜還是便秘? 醫曝「便祕兇手」愈做愈是一肚子大便)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 患者勿自行服用中藥
周宗翰指出,便秘引起的子宮肌瘤通常歸類於瘀證,抑制子宮肌瘤常用攻衝破結的蟲類中藥如虻蟲、水蛭、土鱉蟲等,科學中藥方劑則用桃仁承氣湯對於此類患者有較好改善便秘的效果,但是一切要以醫師辨證論治為主,切勿自行服用。(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子宮肌瘤小心造成不孕! 醫揭「4大明顯症狀」很多女性都忽略
女性注意! 愛吃「這些」食物易養出子宮肌瘤
編輯:王詩茜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沙門氏菌室溫易存活 夏日急性腸胃炎嚴重恐併發敗血症
▸打疫苗前先搶購止痛藥備用 含乙醯胺酚成分不只普拿疼
延伸閱讀
-
清冠缺貨!染疫兒童發燒如何自救? 中醫師教你這樣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75疫情嚴峻,現在家長最怕就是小孩發燒了,怎麼辦?還要再餵1次退燒藥嗎?若孩子在這段時間快篩陽性出現反覆性發高燒,常因擔心「燒壞了腦子」,直覺地餵食退燒藥,發燒總是讓家屬非常的緊張,特別是在這段最煎熬的時刻。 -
春天老是提不起勁犯「春睏」 這2個時段症狀特別明顯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705春睏症狀常集中在上午9至11點和下午3至5點會表現特別明顯。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是因為這段時間分屬人體脾經及膀胱經運行的時間。脾掌管人體的水濕,一旦脾氣虛弱,又受到外濕影響,運化水濕的功能出現問題,造成濕氣滯留的話,就會讓人有重濁疲憊的感覺,還可能伴隨著頭暈、食慾下降、脹氣,以及排便不順等症狀。 -
別給狗狗啃骨頭!當心咬碎牙齒 碎骨恐致愛犬嚴重便秘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1603許多家中養狗的家庭,習慣將吃剩的骨頭丟給狗大吃大啃。這麼做是很危險的!獸醫表示,有不少的狗有腸胃疾病或牙齒相關疾病,正是這些骨頭造成! -
子宮肌瘤生長位置不同症狀各異 手術方式該如何選擇?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258大多數子宮肌瘤沒有症狀,但症狀表現會與肌瘤位置、大小和數目息息相關,子宮肌瘤生長位置可分為黏膜下、肌肉層、漿膜下3部位。 -
打AZ引發蕁麻疹!中醫紫蘇葉泡澡 緩解症狀暫時止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38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因新冠肺炎影響,民眾已陸陸續續施打相關疫苗,常見副作用為接種部位疼痛、發燒怕冷、關節痠痛,但部分民眾會出現皮膚搔癢,形狀像被蚊子咬過,除了打AZ疫苗發生蕁麻疹,也有碰到打莫德納的民眾同樣有蕁麻疹情況,發生於打疫苗後數小時或幾天後,通常代表身體起了免疫反應可對抗病毒,並非是對疫苗過敏,但是影響生活作息,仍須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