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木森/桃園報導】一般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電腦、煮飯、吃飯、開車、騎車等,都屬於中距離的視力範圍,其他還包括手工活動、彈琴看譜、打麻將或桌遊等,因此白內障患者術後的中距離視力是否能如常,嚴重關係到生活的品質。日常活動能如常進行,是病患與眼科醫學都相當重視的問題,目前醫療科技也實現了貼近完美的目標,發展出增視型人工水晶體。
增視型人工水晶體改善焦距困擾 改善昏暗處視力
中壢双眼明眼科診所張鈞凱醫師表示,過去白內障患者常使用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雖然可提供高品質的夜間視力和對比敏感度,但是單一焦點的設計,讓病患只有看遠距離時,視力才清晰,中、近距離如使用手機、讀書報或看電腦時,則須借助眼鏡才看得清楚,而目前增視型人工水晶體,能提升景深、延長可視焦距,讓病患能看得清楚中、遠距離的焦距範圍,改善術後的生活品質。
張鈞凱醫師指出,增視型人工水晶體的設計原理,是藉由改變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中央區的前表面弧度,讓中央直徑1mm的區域曲率半徑變陡,增加中央水晶體的屈光度數,且整體表面弧度與屈光度的變化是連續漸變的,而水晶體周邊約85%的區域,仍保留了非球面的設計,使得病患在夜間或昏暗處,曈孔放大時,還是能矯正球面像差,獲得良好的對比敏感度。
義大利研究指出 增視型人工水晶體讓中距離視力更清晰
在2020年3月,義大利有相關研究指出,除了白內障之外,眼睛無其他病變的患者,植入增視型人工水晶體的組別與非球面人工水晶體的組別,雙眼裸視看遠,視力幾乎相同,不過在雙眼裸視看66cm的中距離表時,增視型能比非球面往下多看1至2行,也就是使用增視型看中距離的視力較好0.1至0.2,且增視型組別的平均視力有0.69,非球面組別平均則是0.53。
根據資料顯示,雙眼植入增視型人工水晶體的病患,術後進行中距離活動約79%的病人可以不用戴眼鏡,而植入非球面單焦人工水晶體的病人僅23%可以不用戴眼鏡,至於看近距離範圍時,2者皆須戴上老花眼鏡。
張鈞凱醫師提醒,增視型人工水晶體在非球面人工水晶體的基礎上增加了中央負球差增度設計,延長了中距離的可視焦距,但仍保留了球面像差的矯正,在臨床上大大提升了病患術後的生活方便性,不過患者仍應在術前先與專業的眼科醫師充分溝通,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乾眼症補水就好? 眼科醫師:缺水、缺油治療方向不同
相關部落格
-
高度近視工程師患白內障 飛秒雷射輔助順利重返職場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517中壢双眼明眼科診所醫師張鈞凱表示,像這樣正值壯年期的白內障患者近年來逐漸增加,為了讓手術更安全順利,通常會選擇搭配飛秒雷射技術輔助來治療白內障。飛秒雷射是波長1053nm、脈衝寬度在千兆分之1秒量級的雷射,可透過電腦控制在比髮絲細小的區域,連續切割聚焦區域的組織,且過程幾乎不產生熱效應波及周圍組織,目前在眼科醫學已經廣泛使用於近視雷射、角膜移植與白內障手術上,可說是十分精密的外科手術。 -
父母如何拿捏孩子接觸3C? 專家提出使用建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413全球即將面臨新一波5G超高速行動網路衝擊,對於新一代年輕人來說,除了電腦、電視,就連觸控式智慧型手機跟平板都與生活密不可分。但過度使用容易造成視力損害,「何時能讓孩子接觸3C產品」已成為家長的一大難題。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除了不該讓嬰幼兒接觸3C產品,就連青少年都應設定3C產品的使用界線,才不 -
近視度數不斷攀升 角膜塑型合併散瞳劑踩煞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474國小五年級的吳小妹,自小二就發現近視,在接受散瞳劑與配戴眼鏡治療一段時間後,仍無法有效抑制度數增加,短短2年又加深150度。後來經醫師建議採用角膜塑型控制並規律配戴1年,不過度數也還是增加近50度。眼看度數不斷攀升,醫師只好雙管齊下,採用角膜塑型合併每晚散瞳劑治療,半年後眼軸的拉長趨近停止,近視度數 -
開車族白內障 手術可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45655歲的陳先生,每天固定路線開車上下班20多年。最近1、2年,視力減退,雖仍看得見,但與周遭車子物體距離的把握度變差,發生了好幾次小擦撞,夜間路標也愈來愈不清楚,開車開得心驚膽跳。到眼科診所檢查才發現原來雙眼都產生白內障,視力掉到只剩0.4。所幸經過白內障手術之後,雙眼視力順利恢復至1.0,眼睛變明 -
白內障患者術後開車 不再膽顫心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892一名55歲陳先生,每天固定路線開車上下班20多年。最近1、2年,視力減退,雖仍看得見,但對周遭車子的物體距離把握度變差,發生了好幾次小擦撞,而夜間的路標也看得愈來愈不清楚,開車開得心驚膽顫,至眼科診所檢查才發現原來雙眼都有白內障,視力掉到只剩0.4。所幸經過白內障手術之後,雙眼視力順利恢復至1.0,
延伸閱讀
-
睫狀肌拉「緊」報! 專家示警:眼疾恐接連提早來報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04要想保護眼睛,就必須先降低睫狀肌、水晶體、黃斑部的工作量,王孟祺醫師提醒,可以先從調整用眼習慣開始,即使上班族再忙,都應該每半小時撥空去上個洗手間、倒杯水休息;外食族可挑選少油、少鹽、蔬菜量豐富的輕食便當,透過多種顏色的蔬果補充花青素,幫助清除自由基,減輕對水晶體與視網膜的傷害。 -
每天1顆雞蛋多蔬果配抗藍光鏡片 可降低藍光危害視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583如何降低藍光危害視力?陳瑩山提出「內服外用」概念,每天至少吃1顆雞蛋,並攝取足夠的蔬果。使用3C產品時,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且保持適度距離。另配戴可以過濾藍光的鏡片。 -
老年低頭族注意! 過度用3C恐加速「這病」視力模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43現代人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使用手機上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許多長輩也會使用手機滑臉書、傳LINE、追劇等。但您知道過度使用3C的習慣,可能會加速白內障形成? -
你也是3C追劇族嗎? 眼科醫師曝:白內障恐提早報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037眼睛正常的晶狀體是透明的,但隨著年紀老化,水晶體變得越來越混濁,視力就會慢慢變模糊,目前醫界研究認為,造成水晶體混濁最常見的成因為紫外線,除了最常見的老年性白內障,其他因素包括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藥水,或個人體質因素等;另外還有一種是外傷性白內障,以前眼睛曾受傷過、發炎,都可能引起水晶體病變。 -
白內障治療不要拖延! 不敢動手術結果釀成急性青光眼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638白內障是2種老化的退化性疾病,就像年紀增長會冒出白頭髮一樣,每個長壽的人都會逐漸形成,目前台灣50歲以上的人約有6成患有白內障,70歲以上更高達9成;當病人懷疑白內障出現時,應先至醫院請醫師檢查,瞭解目前白內障的情況並定期追蹤,而非一出現就立即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