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群聚,今(19)日新增4名確診個案,事件發生至今已有9人感染,原希望把感染控制在院內,但2名患者卻是確診護理師家人,發生社區疫情可能性大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變異病毒擴散速度比以往快,現行防疫措施須檢討外,人潮活動也強烈建議不要舉辦。
部立桃園醫院流傳病毒株已變異 擴散速度比原始更快
2020年上半林口長庚醫院也有新冠院內群聚,當時成功把疫情控制住,記者會陳時中說部立桃園醫院擴散病毒已經與原本病毒不同,變異讓擴散速度比原有經驗快很多,但強調不是英國或南非變異病毒,而是第2波擴散的歐美病毒,傳遞速度比原本似乎更快。
基因序列比對確認是「D614G變異病毒」 在歐美間廣泛流傳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去年3月林口長庚引發群聚新冠病毒源自於武漢,沒有發生變異,但部立桃園醫院病患感染病毒,在比對基因序列後,確認不是英國與南非的變異病毒,而是目前在美國廣傳的「D614G變異病毒」,感染源頭個案正好是第812例,由美國入境。
羅一鈞也說,病毒很容易變異,新冠病毒RNA變異也很快,目前有4株變異病毒,第1株就是「D614G變異」,約在去年2月與3月出現,目前在全球流傳最廣泛,第2株在丹麥水貂間感染,會傳染人類,丹麥衛生單位編號「Cluster5」,但因相關水貂全面撲殺,病毒沒有流傳,再來就是英國與南非傳出的變異病毒。
台灣燈會32年首度停辦 各縣市年節活動也取消
面對變異病毒快速擴散,若是沒有管控好很有可能跨出醫院,導致社區群聚發生,指揮中心陳時中沉重說,年節相關大型活動,強烈建議取消或延後舉辦,行政院隨後召開記者會,宣布今年在新竹舉辦的台灣燈會停辦,在有台灣燈會活動32年以來首次停辦,最主要擔心無法最到實聯制與飲食限制。
不僅台灣燈會,包含基隆、新北、桃園、台中、高雄等燈會與年節多項慶典活動,都已經宣布停辦或暫緩;指揮中心表示,歲末年終各地密集舉辦大型集會活動,考量集會活動通常人潮擁擠,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具有高度傳播風險,一旦出現疑似個案或群聚事件,將提高防疫難度。
民眾參加續辦大型活動 指揮中心提醒務必戴上口罩
但台北國際書展對外則說,會如期舉其舉辦,已經做好防疫規劃和顯評估;指揮中心提醒,為了防範新冠肺炎社區感染風險,再次提醒集會活動之主辦單位,應依循指揮中心公布之 「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妥為評估該活動舉辦之必要性及相關風險程度。
指揮中心強調,若決定舉辦,應訂定完整防疫應變計畫,落實防疫相關準備及措施。若無法於活動前嚴格執行完整風險評估,並規劃完善之防疫配套措施,指揮中心強烈建議取消或延後舉辦。
指揮中心同時呼籲,國際COVID-19疫情仍相當嚴峻,病毒自境外進入國內導致本土感染的風險升高,民眾應持續力行防疫新生活運動,進入具有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或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對象的高風險場域,務必全程佩戴口罩。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發熱衣成禦寒熱銷商品 清洗方式錯誤保溫效果大打折扣
延伸閱讀
-
新增3名新冠境外移入 分別由英國、越南、菲律賓入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44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3例新冠境外移入,分別自英國(第953例)、越南(第954例)、菲律賓(第955例)入境,1人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2人完成檢疫自費採檢確診,國內新冠患者累計954例。 -
指揮中心:COVAX通知晚幾天 參賽奧運列入優先施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8外電報導,2月25日COVAX平台首批發配牛津AZ疫苗,已經抵達西非迦納,共有60萬劑,台灣雖然曾外傳2月底能有「取貨通知」,但即將3月仍然沒有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我們沒有別人也沒有;另外,指揮中心也重新排序新冠疫苗施打優先順序,納入可能將出賽東奧的運動選手。 -
3月起居家隔離須1人1戶 有老人小孩開放1名照顧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4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考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為提升我國社區防疫安全,自3月1日起,匡列居家隔離民眾,也將採取「1人1戶」原則,但考慮未成年與照顧需求,可開放1名照顧者。 -
部桃群聚誤判變異病毒擴散力 居家隔離將限定1人1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45部立桃園醫院群聚發生,一度讓許多人再度陷入台灣新冠防線崩潰恐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事發44天共計21人確診,最主要原因在於對加州變異病毒擴散能力誤判,導致接觸者匡列速度不夠,指揮中心決定將加強醫院分艙分流,接觸者匡列也將更寬鬆,鼓勵使用手機APP紀錄接觸軌跡。 -
指揮中心1級開設滿1年 確診與死亡都遠低國際平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54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整1級開設滿1年,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強調,台灣新冠疫情控制成效良好,不論確診人數與致死率,都在國際上「吊車尾」,名次比台灣低的國家,大多數都是人口數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