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員發現,空汙中懸浮微粒的影響,在城市地區以及男性、年輕人和沒有健康問題的成年人當中特別明顯。(圖/NOW健康製作)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大家都知道空氣汙染會增加人們罹患心臟病和肺部疾病的風險,但最近有1項新研究表示,空氣汙染也可能會增加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中國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空汙中懸浮微粒的影響,在城市地區以及男性、年輕人和沒有健康問題的成年人當中特別明顯,研究刊登在《美國腎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研究人員分析了47,000多名中國成年人的調查數據,並根據衛星信息估算他們居住地這2年來的空汙情形。他們發現有10.8%的參與者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空氣中平均每立方公尺如果增加了10微克的懸浮微粒,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機率就升高1.3倍。
研究作者Luxia Zhang博士指出,儘管在過去的5年當中,中國的空氣質量有了很大改善,但中國的年度懸浮微粒濃度仍然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
研究人員說,這些研究數據為決策者和公共衛生官員提供了依據,代表需要採取更嚴格的空氣品質控制措施,來保護每個人的腎臟健康。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照顧新冠病患醫師確診個案 感染科權威醫師點出問題!
延伸閱讀
-
透過微量電流刺激腦部 有助抑制憂鬱症患者負面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299中國深圳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經顱磁刺激治療(TMS)的穿戴裝置已經用於治療偏頭痛和其他腦部疾病;此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於2008年批准用於治療重度憂鬱症。 -
接種疫苗別害怕 研究:做鬼臉或大笑有助減輕打針疼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57心理學教授Sarah Pressman表示,面對痛苦或開心的時候,人類會做出相對應的臉部表情,包括活動眼部的肌肉、推擠臉頰和露出牙齒等;這些反應恰好與面無表情相反,有助於減輕不適和壓力。 -
愈晚愈濕冷! 低溫恐致心血管疾病瞬間引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62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當氣溫度驟降或溫差過大時,易引發血管收縮,對於有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
疫情被迫在家工作悶出病 專家建議可打造專屬工作空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74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受COVID-19的限制而在家工作,有將近65%的人發現自己出現身體不適狀況,包括頸部和下背部疼痛,大約74%的人表示他們有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或憂鬱。而這些健康風險在工作和家庭兩頭燒的婦女或是要照顧嬰幼兒的爸媽身上更為嚴重。 -
BMI指數呈肥胖者罹患大腸癌機率高 但男女風險仍有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35英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58,000名大腸癌患者,以及將近68,000名沒有罹患大腸癌患者的數據,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偏高對男性而言比較危險,而腰臀比例(衡量腹部脂肪的指標)偏高對女性而言較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