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歲末年終,即將迎來團圓圍爐的年節,不少新婚夫妻或大齡婦女常常要面對長輩殷殷關切:「你們什麼時候要生?」這對於正在努力中、或已經積極「做人」,肚皮卻仍然沒有動靜的女性而言,無疑在生子的壓力下更霜上加霜。
不孕成因分2大類 氣瘀是主因
一般而言,女性不孕症成因可歸納為外在環境與內在因素2大類,前者包括生活與情緒壓力,包括久坐導致循環不佳、環境中的二手菸、油煙等環境荷爾蒙的危害;後者則因女性骨盆腔、輸卵管沾黏,或子宮內膜異位、閉鎖等,抑或是卵巢問題如多囊性卵巢或卵巢早期衰竭等,再加上內分泌異常,都可能造成不孕的結果。
中醫認為「氣瘀百病生」,氣一旦瘀阻,身體五臟六腑都不順暢,就容易導致不孕問題。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常見女性的氣瘀症狀發生在經期前,如頭痛欲裂、胸部脹痛、情緒起伏很大等,中醫也觀察到,婦科問題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脾土虛衰、無法生血,對於經血、懷孕也會受到影響。
要懷孕飲食吃這些 超夯的生酮飲食反造成不孕
除平日自身應適時紓壓,還可藉由多補充深綠色蔬菜、鐵及鋅,富含膠質的豬腳筋、白木耳,有助脾胃溫養的南瓜、山藥,瘦肉、豆類、堅果、五穀雜糧及海鮮等,多元化且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不應過量也不應有所偏頗。例如因減肥吃過量水果、生菜沙拉或飲精力湯,造成體質寒涼,或是採行只吃肉類的生酮飲食、蛋白質減肥法等,會造成營養失衡,導致不易受孕的體質。
飲食上,中醫治療會針對氣瘀、虛寒或肥胖易形成的痰濕體質進行脾、胃及腎臟的調理,除瓊玉膏和拱辰丹較昂貴的藥材外,阿膠如同豬腳筋和白木耳功效,能補充膠質、益於婦科,可補腎陰。沈瑞斌指出,女性血虛、陰虛,可採用四物湯化裁補血,再添加補氣或阿膠;想活血化瘀兼祛濕,可服用桂枝茯苓丸,有助改善女性痰濕體質、月經不正常。男性則可多吃種子類藥材,如藥食同源的菟絲子、枸杞子、蓮子等,溫和無副作用,或是含五味子的健康食品等,皆有助於增加精蟲活動力和數量。
中醫採「月經調週法」 根據經期調整治療更精準
現代人運動不足、久坐也是導致不孕的因素之一,除飲食和中藥調理,還可藉由中醫腰椎的矯正調整,改善久坐後的腰痠、促進骨盆腔血液循環。或是透過針灸或溫灸調理,如中醫針灸可針對足三里穴、血海穴、三陰交、復溜穴等,調節子宮或卵巢功能。至於居家可使用艾條溫灸肚臍周圍的氣海、關元穴等,以及利用生薑熱水泡腳,都可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暖宮的作用。
通常不孕需先找出原因,若有器質性病變如嚴重沾黏、骨盆腔發炎及子宮內過多腫瘤,可藉由西醫外科手術處理清除,再進行中醫調理。沈瑞斌說明,一般為增加受孕常見採取基礎體溫測量,但往往未能精準掌握排卵期,中醫會採取「月經調週法」,在月經來時進行子宮活血化瘀,經期後注重養血,陰陽轉化時要補腎、疏肝理氣等,根據每個階段進行不同療法,讓經期穩定,排卵期也容易抓準。
女人35歲卵巢功能走下坡 想生育要盡早
沈瑞斌曾收治1名42歲女性嘗試做試管嬰兒與中藥調理超過8年,公婆年紀大、先生又是獨子,備受生育的沉重壓力,前來看診後,藉由針灸及溫灸方式解壓,治療不到1年就成功受孕,卸下壓力之餘,產後回診半年後又順利懷上第2胎。
不少女性年輕時都想著先打拚事業,過幾年再來生育,但往往真的想生時卻不如人意。尤其現在很多來尋求不孕治療的女性多半都超過35歲,沈瑞斌提醒,女性在35歲以後的卵巢功能逐漸走下坡,應該趁著2、30歲時,放輕鬆嘗試受孕,就能降低高齡生育遇到的難題。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面對寒流與變種病毒夾擊 超級抗氧化酵素SOD化解危機
相關部落格
延伸閱讀
-
面臨生育困難男女機率同 醫師建議從男性取精檢查下手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412王呈瑋表示,電視劇「未來媽媽」演出現代社會常見現象,許多年輕夫婦剛結婚但可能工作等因素,暫時沒有生孩子打算,讓滿懷「抱孫」希望的老一輩陷入焦慮,等到2人想要生孩子時,不論男生或女生年紀都超過生育黃金期,但生育困難責任經常落在女性身上,可事實上男生不孕機率幾乎跟女性一樣。 -
講座報名/打破不孕迷思 王呈瑋醫師好孕開講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1445王呈瑋說明,女人從出生就已經決定好這一生總共有多少顆卵子,並不會另外增生,一般女性體內約有200萬顆,但可受精的卵子卻僅有480顆,因為每個月在排卵的過程中,其實是有好幾顆卵子都在排隊,但唯有1顆能被判定為「優質卵子」,它將吸收身體所有的養分,造成其他卵子萎縮,最後才順利由卵巢排出。 -
化療後副作用讓男子四肢麻木 中醫針灸找回手指知覺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38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門診常到許多如楊先生相同處境的抗癌患者,雖然抗癌成功,但藥物的副作用卻讓生活品質變得不佳,儘管嘗試過各種方法,卻都不見效,往往抱持最後一絲希望尋求中醫協助。 -
罹慢性肺阻塞咳不停 中西醫合併治療針灸4穴位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710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有2.1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和醫療系統成本造成劇大影響。謝伯駿醫師說明,中醫將其歸類為肺脹等疾病,典型症狀有喘、咳、痰及活動後喘等。現代醫學一般會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或支氣管擴張劑來降低發炎、打開呼吸道,使呼吸更容易,而中醫則會在望聞問切並參考肺功能檢查等數據後,針對心肺功能改善,增強患者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避免換季或溫差變化大時,誘發症狀加劇之情形。 -
全台每6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 中醫對症男女一起調理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398不孕的定義是指夫妻結婚1年內,在無避孕的正常性生活情況下仍無法受孕,據統計,目前約有15%夫妻有不孕的問題,其中30%是男性,30%至40%是女性,男女雙方同時導致不孕的比例約20%,其餘則無法解釋原因,通常20多歲夫妻有80%左右會在婚後1年內懷孕,超過35歲的夫妻因為生育功能退化,建議超過半年沒有懷孕就應提早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