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60歲工作穩定、作息正常的曾先生幾乎不看醫生。日前出現疲倦、無力、沒食慾的情況,原以為多休息就會好,但體重卻開始不明原因減輕,3個月的時間就下降約16公斤,後來更因持續嘔吐、無法進食,才前往就醫,檢查發現已是第4期胃癌,且腫瘤侵犯至周邊臟器。
胃癌初期無特異性症狀 進程快發現多已延誤
胃癌位居台灣10大癌症發生率的第九位、世界癌症死因的第2位。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家輝指出,胃癌好發於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惡性貧血、胃腺瘤性瘜肉以及嗜鹽醃、煎炸、炙烤,煙燻魚、肉和高香料食品者,由於罹癌初期沒有特異性症狀,因此易忽略脹氣、食慾不振、疲倦、體重減輕等警訊,但胃癌進程快,若等到出現嚴重症狀才就醫,病情多已延誤。
治療胃癌 「根除性切除手術」為主流方式
臨床上,「根除性切除手術」是目前治療胃癌的主流方式,陳家輝表示,胃的構造從上到下可分為胃底、胃體、胃竇3部分,治療胃癌最好的方式是依照腫瘤位置執行「次全胃切除」或「全胃切除」,再合併淋巴廓清,才能有好的預後。
而部分癌症晚期的病人雖無法進行根除手術,但也能針對腫瘤造成的出血、穿孔及阻塞進行姑息性治療,如腸胃繞道、輔助性療法縮小腫瘤,手術切除部分腫瘤,以提升生活品質。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第1期手術5年存活率高達9成
近年醫療技術進步,胃癌手術存活率明顯提升,第1期就手術的5年存活率高達90%,儘管是第4期胃癌,5年存活率也有10%,但陳家輝提及,並非所有第4期患者皆能以此種方式治療,醫療團隊必須視病灶的擴散程度、營養狀況加以評估,與病家討論最適切方式的治療方式。而胃癌的發現時機和首次手術攸關病人預後,因此如有胃部不適症狀,應儘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日常6習慣都會讓胃脹氣! 你也NG了嗎?
7成胃癌會者都曾染幽門螺旋桿菌! 共餐、接吻會傳染?
編輯:潘哲宇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延伸閱讀
-
過年大吃大喝胖1圈 誤信非法減肥藥恐賠健康又傷身!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281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標榜可速效減肥瘦身的產品廣告,民眾一時不察,就容易輕信這些神奇且吸引人的廣告。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08年監控違規廣告統計,其中宣稱有減肥瘦身功效的廣告名列前3。 -
男子驗PSA偏高以為攝護腺癌 醫生說明真相他「臉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3701名66歲林先生,100年至108年抽血檢驗PSA數值都在4~6ng/ml間,正常值在4以下,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偶爾有黑影,但大多數是正常,肛門指診也正常,去(109)年PSA為7.12ng/ml較以往高,幸好攝護腺切片未發現異常;另1位59歲陳先生檢查PSA竟然271.33ng/ml,進一步指診切片確診攝護腺癌。 -
年後體重直直升很難瘦 中醫茶飲搭穴位按摩減重又消脂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455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國人於春節期間體重控制調查」結果發現,有6成3的民眾過年期間不會特別注意自己體重;有近4成1的民眾過年期間體重平均增加1.7公斤。 -
Google與Mayo Clinic合作 設立醫療數據研究辦公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84根據外電報導,這項維持10年的合作關係,在2019年9月首次啟動,將Mayo Clinic醫院數據儲存在Google Cloud,同時開發出不同疾病機器學習模型、人工智慧診斷、虛擬照護平台等資訊平台,AI指導癌症放射治療治療。 -
5大健檢項目皆與癌症有關 及早檢測預防勝於治療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501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大部分勞工健康檢查為胸部X光、基礎血液檢查,都屬較基礎項目,很難提早偵測出心血管急重症、癌症等罹患風險。以癌症為例,多年來位居10大死因排行之首,如果只做血液及超音波檢查等,健診成效有限,建議參考自身健康狀況、家族史等因素,增加高篩檢率的腸胃內視鏡、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CT)等精密影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