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得耳朵癢老想挖耳朵,恐怕會破壞耳道皮膚保護層,越挖越癢。(圖/ingimage)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常常覺得耳朵癢,不知不覺一直想要挖耳朵,小心挖破耳道保護層!耳朵外耳道上層就是一般皮膚,有一層角質層保護,會分泌油脂避免乾燥,耳垢就是廢棄角質、油脂與髒汙,身體能夠自我排出,假使拿掏耳扒一直挖,有可能讓耳朵外耳道角質受傷,輕則越挖癢,嚴重可能出血受傷感染。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蔡易錚表示,耳朵會癢經常是清潔太乾淨,外耳道皮膚油脂變少太乾燥引發,比較好的做法,不是拿掏耳扒去刮耳垢,反而是用沾了凡士林或乳液的棉花棒,輕微擦拭耳朵外耳道,讓皮膚維持水分,假使耳朵仍然非常癢,就要讓專科醫生檢查,確認有無感染等疾病發生。
蔡易錚接著說明,耳朵其實不需要太常清潔,耳垢(或稱耳屎)大部分無害,身體也能夠自行排出,如果太常使用掏耳扒,雖然可以挖出一些,但也會把部分耳垢往內推,內推耳垢積累太多,反而不利排出體外。更重要的是,挖耳扒會摩擦外耳道皮膚,有可能因此造成傷口引發感染。
蔡易錚強調,門診曾有病患因耳朵內出血就醫,檢查發現外耳道流血,詢問下才發現病患挖耳朵太用力,挖耳扒磨破皮膚,也有患者挖耳朵時,不小心太深入,碰到耳膜受傷,如果傷勢不重,適當治療下聽力或許僅短暫受影響,但如果傷勢太重,也不能排除有永久性傷害。
蔡易錚提醒,最好不要有挖耳朵習慣,經常挖耳朵反而越挖越癢,還會有傷害風險,更不要讓別人幫忙挖耳朵,由於不知道深度和力道,受傷機會有可能更大,如果耳朵癢反而要做好保溼,持續癢不停最好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
-
陳時中提醒酒精不離身 感染科醫師:這些物品也要消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37王孝為表示,酒精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但病毒則要視結構而定,一般常見腺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等,因沒有外套膜,酒精沒辦法作用;但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具有外套膜,酒精能夠破壞外套膜崩解病毒,導致病毒死亡,不過只有剛好濃度75%的酒精,才能在適當的強度與時間殺死病毒。 -
感冒耳朵抽痛是中耳炎? 符合3點就中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4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杜戎玨說明,中耳炎顧名思義是中耳腔發炎,大部分為細菌感染造成,通常在感冒一段時間之後,喉嚨裡的細菌會經由連接中耳腔和咽喉的耳咽管跑到中耳,導致中耳腔發炎,最常見的病菌為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及卡他莫拉菌等;在小朋友較容易感冒的秋冬季節,也較好發中耳炎。 -
照顧新冠病患醫師確診個案 感染科權威醫師點出問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64桃園某醫院傳出照顧新冠病患醫師確診,成為首例台灣新冠醫師感染個案(第838例),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直言,照顧人力不足容易讓醫護人員疲累,當精神不好就容易出錯,感染管控就不好,收治新冠患者醫院要有妥善人力調配制度;黃立民建議,接觸者400多人要很小心,最好核酸和抗體都驗2次。 -
別小看喉嚨發炎疼痛 病程持續好幾天趕緊就醫卡實在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303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柯皓允醫師指出,喉嚨是呼吸道、消化道對外的通道,在呼吸、進食的過程中,容易接觸到病毒、細菌等各種病原體,若遭到感染便會出現喉嚨發炎、腫脹、疼痛。其中,感冒是喉嚨痛最常見的原因,以病毒感染為主。過於勞累、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狀況,都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
耳鳴患者隨老年人口增加快速成長 放任不理只會惡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28台灣人口快速老化,耳鳴也是老化現象之一,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老年人耳鳴的原因多半與生理機能退化有關,包括: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老化因素,都可能引發耳鳴,因老年人口增加,耳鳴的人數也呈現快速成長,若長期耳鳴卻放任不理,還會產生重聽及眩暈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