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心臟從胎兒時期形成後,就不斷跳動到生命結束,數10年來不間斷跳動,心臟若發生問題,換心機率微乎其微,如果突然發生心肌梗塞未即時搶救,恐怕出現後果不堪設想,唯有定期檢查,確定心臟健康狀況,才能接受治療與改變生活方式,維持心臟健康,把相關疾病風險降至最低。
如果發現疑似心臟問題的胸痛者,首先應確認自己是否有三高症狀,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有抽菸、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50歲以上男性、精神壓力大與個性容易緊張等,也都是危險因子,需要藉由檢查確認心臟健康。
最基本的心臟檢查方式是心電圖,從心電圖可以看出是否有心肌缺氧、心律不整、心室肥大,心肌梗塞後的舊傷等,檢查過程僅需1至2分鐘。
不過,心電圖的儀器僅能記錄10秒鐘的心臟狀態,尤其是平躺時進行檢查看似無異常,但走路、跑步時才會有胸悶情況,靜態時沒有發作,儀器就無法記錄異狀,需要進一步以運動心電圖的檢查。
運動心電圖的原理,是在心臟可以負荷的情況下,以運動狀態偵測心臟,最常見的是患者或受檢者在跑步機上偵測心電圖,跑步機測試採取每3分鐘加速及增加坡度,直到達到受檢者心跳數極限(220—受檢者年齡X 0.9)才停止。
運動心電圖可以看出受檢者是否缺氧,並測量血壓,將潛藏的問題具體呈現,但須排除膝蓋不好、行動不良、高血壓(收縮壓超過180mm HG)、心律不整嚴重者,或心跳數太快(每分鐘120下以上)等。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前,醫師會先評估受檢者體況。
接下來是透過心臟超音波,主要可以看到心臟結構與功能、瓣膜情況等,像二尖瓣膜脫垂或血管阻塞造成心臟運動情況異常,臨床醫師可藉由心臟超音波看出心臟是否健康的端倪。
運動心電圖可以檢查心臟是否有問題,但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可以看出問題何在以及嚴重程度,例如血管是否有堵塞,堵塞位置與程度,皆是不需要侵入性就可以檢查心血管是否阻塞的利器。
如果運動心電圖與電腦斷層檢查均異常,才要透過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同樣是檢查血管阻塞的嚴重性,如果有需要可以接著進行裝設支架的治療。
事先透過檢查預防疾病的發生,是行醫者所樂見,尤其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需要定期檢查確認健康情況,否則一旦心臟怠工或罷工,都會造成不可挽回憾事發生。
延伸閱讀
-
男老師久站腿爆青筋 嚴重靜脈曲張導致他雙腳無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246靜脈曲張疾病肇因於下肢靜脈血管之靜脈瓣膜病變,使血液無法順利回流至心臟,當血液淤積於下肢,症狀輕微者腿部看得到青綠色蜘蛛紋路;嚴重者則血管膨脹且呈蚯蚓狀,並從皮膚表面突起,甚至發炎、搔癢、色素沉著等,或形成無法癒合的傷口;更嚴重的靜脈曲張讓病人腿部腫脹、疼痛、無法輕鬆行走,甚至可能因此形成血栓,而對心肺功能構成威脅,必須仰賴手術方式治療。 -
搶救心臟停止孩童 醫師:家長必學兒童心肺復甦術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366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公布研究結果,針對林口長庚醫院從2005年至2016年共152位18歲以下兒童到院前心臟停止病例,男女生比例各占1半,有47%小於1歲;76%是在家裡發生意外;54%為呼吸道窒息導致心臟停止;其中30%為猝死;10%嗆到,溺水則占3.3%。 -
三高患者天冷運動要注意 這樣做可預防心臟病猝發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02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因為路跑時間多半在清晨,參加者除應充足睡眠、要吃早餐外,活動前的「熱身準備」更是不能輕忽,並且在路跑過程適當補充水份,若有不適應立即停止,尋求醫療協助。 -
夜間高強度運動當「心」受不了! 這些族群尤其注意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464先天肥厚性心肌症患者,心臟肌肉比一般人厚,容易阻擋血流。陳冠任解釋,常人心肌厚度約1.2公分以下,但先天肥厚性心肌症病人,心肌厚度可能達到2公分,容易阻礙血液流通,尤其在高強度運動心臟高速收縮時,血流嚴重受阻無法滿足身體需求,就會大幅提高猝死風險。 -
胸悶半年才就醫 檢查發現胸腔長出14公分罕見畸胎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249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柯志霖表示,個案半年前開始胸口悶痛不舒服,本以為是工作勞累,還特地休息幾天,沒想到悶痛沒好,還跟著呼吸不順感覺喘,
安排電腦斷層檢查,驚見病人心臟正上方縱膈腔長出約14公分腫瘤,巨大腫瘤大過心臟,而且壓迫到無名靜脈,正常1公分的血管壓迫到僅剩0.2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