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表示,睡眠問題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以及其他腦部疾病的風險。(圖/ingimage)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1項新的研究表示,睡眠問題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以及其他腦部疾病的風險,研究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Neurology)上。
研究對象為中國487,200人,平均年齡為51歲且無中風或心臟病史。主要調查他們是否有每周3次(含)以上的入睡困難,導致睡眠不足而白天無法集中精神。
研究發現,入睡困難的比例占其中11%,有10%的人表示起床時間提早;也有2%的人白天難以集中精神。約10年的隨訪期間,共發生130,000起中風、心臟病發作等案例。和沒有失眠症的人比起來,有睡眠問題的人罹病風險高出18%。
更進一步說明,有睡眠困擾的人當中,出現中風或心臟問題的人占32%;沒有睡眠問題的人則占26%。提早醒來而無法再入睡的人罹病風險多出7%,白天無法集中注意力的人則高出13%。
研究的作者、北京大學博士Liming Li表示,失眠與疾病之間的關聯,在年輕人和研究初期的受試者身上尤為明顯,因此未來的研究應特別針對這些人進行早期發現。
研究結果顯示,如果能改善難以入睡的問題,未來可望減少中風、心臟病發作和罹患其他疾病的機率。
不過,由於這個研究沒有直接證實失眠會導致心臟病和中風,只是認為存有因果關係,因此仍須進一步進行調查。
編輯:陳盈臻
延伸閱讀
-
空汙不只影響心肺健康 研究指出恐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00研究人員分析了47,000多名中國成年人的調查數據,並根據衛星信息估算他們居住地這2年來的空汙情形。他們發現有10.8%的參與者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空氣中平均每立方公尺如果增加了10微克的懸浮微粒,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機率就升高1.3倍。 -
講話像含滷蛋竟是缺血性中風 血栓溶解劑及時救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33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新藻表示,該患者有10多年的糖尿病史,平時都在診所規律拿藥控制血糖,日前清晨2點半,家人發現患者左半邊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緊急送往急診,經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腦部並無大血管阻塞,不過根據家人描述,從發現狀況有異到送達醫院,已經超過3個小時,與家屬討論後,決定自費施打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 -
透過微量電流刺激腦部 有助抑制憂鬱症患者負面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350中國深圳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經顱磁刺激治療(TMS)的穿戴裝置已經用於治療偏頭痛和其他腦部疾病;此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於2008年批准用於治療重度憂鬱症。 -
接種疫苗別害怕 研究:做鬼臉或大笑有助減輕打針疼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68心理學教授Sarah Pressman表示,面對痛苦或開心的時候,人類會做出相對應的臉部表情,包括活動眼部的肌肉、推擠臉頰和露出牙齒等;這些反應恰好與面無表情相反,有助於減輕不適和壓力。 -
愈晚愈濕冷! 低溫恐致心血管疾病瞬間引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69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當氣溫度驟降或溫差過大時,易引發血管收縮,對於有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