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轉移難治癒 研究團隊找到抑制肺癌轉移基因

2948
陳盈臻 報導
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研究
▲左起台中榮總李明璟醫師、國衛院司徒惠康副院長、國衛院免疫中心譚澤華主任、莊懷佳助研究員。(圖/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肺癌已連續多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一旦遠端轉移至腦部、肝臟,治療會變得更加棘手。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成功破解癌細胞遠端轉移的關鍵機制是由於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的過量表現,GLK誘發IQGAP1的磷酸化程度越高就容易轉移,且存活率變差。令人驚喜的是,該項動物小鼠研究意外找到了長壽秘訣,只要剔除GLK基因,壽命竟然比正常小鼠延長了約1.5倍。

 

該項研究歷經6年,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譚澤華表示,以往研究發現,GLK蛋白激酶在肺癌及肝癌病患的腫瘤組織中的過度表現,可能促使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用來預測患者日後癌症復發轉移之可能風險,但其中作用機制仍不清楚。

 

為此,研究團隊創建GLK基因轉殖小鼠模型,於GLK轉殖小鼠體內模擬人體癌細胞中GLK蛋白激酶大量表現的狀態,再將GLK轉殖小鼠與肺癌小鼠進行配種。實驗結果發現,原本只出現在肺癌小鼠肺臟中的癌細胞,在GLK轉殖後的小鼠子代之中,肺癌細胞竟轉移至淋巴結、肝臟、骨骼及腦部,顯示GLK蛋白激酶過量確實會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的連鎖反應。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GLK蛋白激酶與IQGAP1細胞骨架調控蛋白形成「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GLK蛋白激酶磷酸化並活化IQGAP1,此時,就會造成肺癌細胞移行,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

 

研究發現,腫瘤組織中的「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越高,則病患存活率越低,而GLK誘發IQGAP1磷酸化越高,則病患存活率下降更是明顯。因此,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及GLK誘發之IQGAP1磷酸化程度,將能作為癌症復發轉移的預測指標,甚至成為治療標靶,提供新藥物的研發。

 

近幾年,國衛院研究團隊陸續發現,GLK蛋白激酶如果過量表現,除了誘發多種自體免疫疾病,還可能增加肺癌、肝癌、胰臟癌、腦癌、乳癌、食道癌等風險。

 

譚澤華認為,這項研究成果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時下熱門的癌症免疫療法,部分患者在療程中可能出現自體免疫發炎反應,但如果透過抑制GLK蛋白激酶,不僅可控制癌症復發轉移,同時可避免產生自體免疫疾病。

 

特別的是,經小鼠實驗發現,將GLK基因剔除(等同抑制GLK之效果)後,小鼠壽命較正常小鼠延長了約1.5倍。令人興奮的是,研究團隊已經從現有臨床用藥中鑑定出GLK蛋白激酶之小分子抑制劑,並於2019年10月發表於國際期刊《美國生物實驗學學會聯合會會刊》(FASEB Journal),透過老藥新用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復發轉移。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