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抗病毒藥物進步,病毒性肝炎威脅逐年降低,但非酒精性脂肪肝卻有取而代之的態勢。(圖/ingimage)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喝酒、感染肝炎才會引發肝病、肝硬化,但研究發現,國內非酒精性脂肪肝者盛行率竟已高達3成3,雖沒飲酒,卻因「過重、肥胖」等代謝問題,造成脂肪堆積在肝臟,嚴重威脅健康。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舉辦年會,邀請7位國內專家學者研討分享「脂肪肝與肥胖研究新進展」,今年主題為「肥胖、脂肪肝、鐵」,希望國人能夠重視非酒精性脂肪肝問題。
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醫師表示,台灣早期B、C病毒性肝炎盛行率極高,讓肝病成為台灣國病,但隨著抗病毒藥物進步,病毒性肝炎威脅逐年降低,但非酒精性脂肪肝卻有取而代之的態勢。
蕭敦仁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成因是攝取過多精緻、油炸、甜膩等食物,加上長期久坐、少運動,導致體重過重、肥胖。調查也發現,台灣每3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男性比例又遠大於女性,年長者盛行率更高。
蕭敦仁說明,非酒精性脂肪肝並無症狀,患者大多是健康檢查時因肝臟發炎指數(GOT、GPT)異常,或腹部超音波直接診斷,才知道自己有脂肪肝,但因不痛、沒有異樣感覺,常不以為意,以致最後造成肝臟永久性損傷,邁入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3步曲」。
至於「鐵」是否會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炎?來自加拿大的史威尼(Sweeny)教授在會議中強調,部分肥胖者因體內鐵質代謝異常,進而出現鐵質過高並沉積在肝臟、心臟、腎臟,導致肝臟發炎、心臟衰竭及糖尿病等,提醒應控制好體重與鐵質攝取,以免健康受損,增加罹病風險。
蕭敦仁提到,控制飲食、保持運動為減肥最佳良藥,建議國人應該嚴格控制飲食,少吃精緻、高油、高糖、高鹽等食物,保持運動並做好體重管理,就能避免非酒精性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