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敏與腸胃不適問題困擾許多台灣民眾的健康,但調查發現,多數醫師評估民眾對於過敏的認知普遍不足!有超過7成的民眾不知道過敏是種慢性病;近6成民眾不知道過敏無法完全根治。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蘇育儀醫師表示,過去從未出現過敏症狀,很可能只是尚未被過敏原誘發,因此無明顯症狀,不代表本身沒有過敏體質,因此日常生活保健的重要性就容易被忽略。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暨大數據中心主任謝邦昌教授指出,統計近3年來過敏成因以「吸入型過敏」為主,3大常見過敏原分別是:塵蟎、家塵、空氣懸浮粒子。另外,劇烈氣溫變化雖然並非過敏原,卻是誘發過敏症狀的重要影響因子,尤其季節交替時更要多加注意身體狀況,以免過敏症狀惡化。
從醫師臨床經驗發現,超過8成的民眾不知道長期腸胃不適也是過敏現象之一,多數病患都是因打噴嚏或流鼻水、鼻子癢、鼻塞、皮膚癢等上呼吸道過敏與皮膚過敏症狀而就醫。此外,平時也可藉由補充有助腸道優勢菌叢建立、提升免疫力的食物,來提升身體免疫力。
腸道優勢菌叢的建立需要足夠的益生元,一些富含寡糖的食物便是很好的益生元,可以輔助定殖,例如:洋蔥、牛蒡、香蕉、蘆筍等。維生素C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的元素之一,蔬果中又以鳳梨、奇異果、芭樂、柑橘類、火龍果等幾類食物含量最多。
過敏族該如何做好日常保健呢?蘇育儀提醒,若症狀嚴重時還是應該先就醫,排除過敏原,此外,日常保健有3大要點:
(一)避免過敏原:勤加打掃環境,減少塵蟎、黴菌等過敏原孳生,避免使用地毯與購買絨毛玩具等,保持環境通風,但空氣品質不好時,千萬不要開窗,更不要在戶外運動,以免PM2.5引發過敏反應。
(二)規律作息,適度運動:規律生活作息並搭配適度運動有助於調整過敏體質,尤其是有氧暨耐受性運動,例如:跑步、騎腳踏車、游泳,兒童可以選擇溜直排輪等,對於體質調整都有極大幫助,此外要注意飲食,避免菸酒和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諸如帶殼海鮮、雞蛋、奶類等。
(三)飲食調理:有過敏體質的人,應該避免食用易造成過敏的食物,加上營養補充雙管齊下,可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延伸閱讀
-
網傳對花生、堅果過敏可多吃綠豆減緩 醫師:無稽之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42網路上有人謠傳對花生、堅果過敏的民眾,平常可以多吃綠豆製品來緩解,對此,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此為無稽之談。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名醫開講 戰勝耳鳴、眩暈和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71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鼻過敏與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發作時的症狀包括流鼻水、流鼻涕、鼻塞和頭痛。 -
我又失眠了!文明病纏身好痛苦 這些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465《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文明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十大文明病網路聲量排行。 -
賞花後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 當心恐確診「1疾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55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尹丹桂表示,花粉症是過敏性鼻炎的一種,隨著季節而發作,在國外又俗稱「hay fever」,「乾草熱」或「花粉熱」。花粉症的高峰期是每年2-4月花季的時候;但在其他季節或地區都可能發生,而且不是只要會開花的植物的花粉才會引起過敏,有些樹或草甚至農作物繁殖的季節,也會散發出大量孢粉。 -
清明前後天氣潮濕 養生著重脾肺雙補趕走濕氣遠離過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76清明,是24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時間落在每年的4月4至6日之間,隨著這個節氣的到來,天氣慢慢開始變熱。而清明前後常會有降雨的天氣型態,環境中較為潮濕,人體內的濕氣亦會連帶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