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法國神經外科Benabid醫師發現,透過微電極刺激腦深部特定神經核,可有效緩解巴金森氏症病人的症狀後,目前已有許多國家核准這項手術作為巴金森氏症的輔助治療。(圖/中醫大附設醫院提供)
現年55歲的沈先生,6年前覺得整個人不對勁,左側肢體出現動作遲緩、顫抖等症狀,經就醫後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原本積極計畫退休後可以到處遊山玩水,卻被這突如其來的身體病變,改變了下半場的人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主治醫師鄭宇凱指出,巴金森氏症為國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動作遲緩、肢體僵硬、靜止性顫抖,以及平衡障礙等。該院神經部部主任蔡崇豪表示,早期巴金森氏病患服用藥物,治療效果還不錯,但隨著疾病進展,藥效持續的時間逐漸縮短,甚至症狀惡化,出現難以控制的肢體扭動或亂動,嚴重影響工作,讓許多少患者因此不願外出,寧可宅在家裡。
以沈先生為例,一開始服用藥物,還可以維持日常活動,不致影響工作,但用藥5年後,症狀明顯惡化,面臨藥物效果縮短,肢體常不自主的抖動,走路不穩,無法應付正常工作的困境。在神經內、外科醫師的評估和建議下,沈先生接受腦深部刺激術,術後狀況良好,搭配藥物,以及學會操控體外遙控器,讓他症狀獲得更好的控制,可以重返職場。
蔡崇豪提到,自從法國神經外科Benabid醫師發現,透過微電極刺激腦深部特定神經核,可有效緩解巴金森氏症病人的症狀後,目前已有許多國家核准這項手術作為巴金森氏症的輔助治療。我國衛生福利部也於2015年起將刺激器納入給付範圍,嘉惠眾多病友,不過,部分醫療耗材則需自行負擔,對於經濟能力不佳的病友來說,也還是不小的壓力。
沈先生大方分享自身罹病經驗,他談及,雖然罹病多年,但選擇積極治療,除了藥物之外,還接受「腦深部刺激術」,因此可以維持良好生活品質。蔡崇豪認為,對於晚期巴金森氏病患來說,只靠藥物處方治療效果有限,而透過「腦深部刺激術」則能發揮更好的治療成效,讓許多深度病患及家屬擺脫長期病痛帶來的不便。
延伸閱讀
-
健步如飛阿嬤突不能走非中風! 竟是頸椎血塊壓迫造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27高齡74歲的「阿琴嬤」,平時身體健康硬朗,但最近時常感到肩頸痠痛,因此常去按摩針炙。某天早晨起床時忽然右腳無力、嚴重步態不穩無法行走,於是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緊急送到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就醫。阿琴嬤到院時已嚴重到解小便困難,必須放置導尿管。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頸椎磁振造影,確診為頸椎硬腦膜外病灶壓迫脊髓神經所造成。 -
老婦從右背痛到右腿 脊椎側彎40度無法抱孫手術後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0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主任林志隆表示,患者其實3年前就已經發現脊椎側彎的問題,甚至已經出現腿麻、膝蓋無力等情形,但她身旁朋友不斷勸告她「開刀之後會更嚴重」、「如果沒開好可能會下半身癱瘓」等耳語,以致於患者猶豫不決,數度延誤治療時機,導致狀況日益惡化。 -
歌后詹雅雯罹巴金森氏症 醫曝高危險群50歲以上要小心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407金曲歌后詹雅雯曾提過自己有巴金森氏症,左腦中度萎縮並且在2個月內瘦8公斤。巴金森氏症向來是不少人聽過,卻常與阿茲海默症搞混的疾病。而該疾病是50歲以上相當常見的疾病,看到長輩走路駝背、或有點拖著腳走、容易跌倒等運動障礙,建議要及早就醫,延緩惡化。 -
頭痛像爆炸!四肢癱軟無力 千萬別把腦出血當單純頭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06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晏任醫師表示,很特別的是,這位50歲中年女性,一開始完全沒有徵兆,與家人聊天期間,突然頭非常的痛、噁心想吐,而且痛到簡直像爆炸一樣,之後就四肢癱軟無力,意識逐漸模糊,送至醫院時,已呈現重度昏迷的情況了。 -
講座報名/手抖不停是巴金森氏症? 專業醫師開講解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412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醫師將於3月5日星期六下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4樓)受邀主講「手抖、動作慢? 『巴金森氏症』的預防與治療」公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