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易傷「心」 研究:躁鬱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

4341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
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張勳安
▲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張勳安領導精神生理研究團隊,今天發表「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檢測運用於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重大發現,該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圖/三軍總醫院提供)

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罹患心臟疾病,或是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還要高。此外,冠心症患者一旦得到憂鬱症,病情更為嚴重,死亡率會上升,三軍總醫院研究發現,雙極性憂鬱症患者的副交感神經功能低下,會提高心律不整或心因性猝死風險,未來也許能做為確診的重要依據。

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張勳安領導精神生理研究團隊,今天發表「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檢測運用於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重大發現,該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不過,憂鬱症病人的心臟自主神經功能下降,到底是疾病本身造成的?還是接受抗憂鬱藥物的關係?張勳安指出,2種看法仍有爭論,須進一步證實。

為何躁鬱症、憂鬱症病人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張勳安指出,心臟自主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功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研究證實,副交感神經偏低,容易引起心律不整或心因性猝死。值得注意的是,雙極性憂鬱症病人得到或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單極性憂鬱症病人明顯較高,張勳安指出,目前仍無研究證實,這是否與2種疾病患者的心臟自主神經功能下降的程度不同有關。

張勳安強調,兩者如果能有明顯差異,透過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檢測,就可以有效區分雙極性憂鬱症、單極性憂鬱症,因為雙極性憂鬱症症狀分為輕躁發作、嚴重憂鬱發作,容易被誤判為單純憂鬱症患者。為此,三總研究團隊收集116位尚未接受精神藥物治療的二型雙極性憂鬱症病人、591位單極性憂鬱症病人,以及421位健康受試者,進行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檢測。

結果發現,雙極性憂鬱症病人心臟自主神經副交感神經功能最低,其次是單極性憂鬱症病人,健康者則為正常值。此外,研究團隊也想瞭解單極性憂鬱症病人在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前後的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差異,結果發現,不同種類 的抗憂鬱藥物的影響不同,是否合併服用鎮靜安眠藥,也有不同影響。

張勳安指出,該研究初步發現,雙極性憂鬱症、單極性憂鬱症在心臟自主神經副交感神經功能上有明顯差異,未來如能運用在臨床診斷,就可準確地找出雙極性憂鬱症,精準用藥。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