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急性期 醫:住院「斷捨離」有其必要

2921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
網路遊戲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已正式將「網路遊戲成癮」視為一種像吸毒般會上癮的「精神疾病」。(圖/ingimage)

高三的小媛因拒學導致功課一落千丈,近期更成天沉迷於網路世界,不但少與人互動顯得沉默寡言,更常抱怨失眠、凡事提不起勁,有時甚至會感到呼吸困難,一直以為是憂鬱症,但治療後情況並沒有好轉,直到找上研究網路成癮的兒童心智科醫師才發現,原來是網路成癮造成的現象。

馬偕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暨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臧汝芬表示,小媛的情況乍看之下的確很像憂鬱症,但在深入會談了解後發現,小媛的父親長期酗酒,喝醉常把她當出氣筒,為了家庭的和諧小媛一直不敢說出口,但因此她開始學會逃避、閃躲,把自己封鎖,進而投入網路遊戲世界尋求安慰與釋放。

臧汝芬指出,今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在第11版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已正式將「網路遊戲成癮」(Internet Gaming Disorder)視為一種像吸毒般會上癮的「精神疾病」,這類孩子面對的挑戰是「疾病的正確治療」,而不是「苦口婆心的勸說」。

臧汝芬解釋,網路成癮可分2個層面,一個是預防性的「防止」,另一個則是成癮後的「戒斷」;小媛的狀況已經是一種「病」了,需要透過專業介入治療幫助其痊癒,從正確診斷、找出共病現象、投予適當用藥、深入會談,並配合認知行為功能的改善,每一環節都缺一不可,甚至在急性期時,家長要能理解醫師讓孩子住院治療「斷捨離」的必要性。

由於網路成癮的問題一直存在兒童青少年群組中,這些孩子的心思最需要分享並找到共鳴,因此,除了同儕的陪伴之外,家庭功能的健全與完整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小媛住院治療2周後,醫師鼓勵家人培養小媛的學習目標與興趣,現在已經成功回歸正常生活。

臧汝芬提醒,許多家長不忍心看到孩子因為手機被沒收就發脾氣或自傷,因此失去早期「防止」沉迷的先機,到頭來,只能痛苦的接受「戒斷」的過程。呼籲家長特別留意,當孩子因過度沉迷上癮,進而開始排斥學習,出現早上爬不起來、晚上晚睡,以及拒學等現象時,可能就屬網路成癮高危險群。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