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市1名48歲張姓男子從事搬運工作長達20年,某日搬運過程中不慎扭傷右手腕,痛苦難耐讓他無法專心工作,於是服用含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分的止痛藥,卻在服用後陸續出現皮膚紅腫、脫皮及水泡等現象,就醫確診為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經治療後才從鬼門關前被拉回。
乙醯胺酚能以阻斷腦中樞神經訊號來消除疼痛感,緩解頭部、牙齒、關節、神經等各種疼痛,也可用於退燒。市面上常見的綜合感冒藥、止痛藥、退燒藥及沖泡式感冒熱飲都可能含此成分,但包裝上可能會標示膜衣錠或緩釋錠等不同劑型,其中緩釋錠為緩釋口服劑型,是為了減少使用者服藥次數,讓藥品在體內慢慢釋放出來,藉此穩定藥品在血中濃度
然而,食品藥物管理署於今年4月發布「acetaminophen成分藥品安全資訊風險溝通表」,指出歐洲藥品管理局認為,含乙醯胺酚成分的緩釋劑型與速效劑型不同,處理2種劑型過量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且許多乙醯胺酚過量案例無法判斷導致過量之劑型。因此,食藥署建議,民眾就診或選購指示藥品時,應主動告知醫師、藥師目前用藥情形,避免重複服用同一成分的藥物,造成劑量過高而發生不良反應,尤其含乙醯胺酚藥品更應遵照醫囑使用,且勿併服酒精飲品。
食藥署表示,過去曾有民眾使用含乙醯胺酚成分藥品造成急性肝衰竭的案例,甚至可能導致肝臟移植及死亡,原因多半是每日攝取超過4000毫克且超過1種以上的乙醯胺酚藥品;另外,食藥署也提到少數服用後造成嚴重且差點致命的皮膚不良反應案例,例如急性全身發疹性膿皰病、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及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等。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服藥期間若出現皮膚紅疹(紅)、嘴唇腫(腫)、發燒(熱)、喉嚨痛(痛)、眼睛不適及口腔潰爛等症狀,可能為藥物過敏反應之前趨症狀,應先停止用藥、儘速攜帶藥物回原開立處方醫院即時診斷治療,千萬不要到處求醫。如正當使用合法藥物卻發生難以預期的嚴重藥物傷害,且達住院以上等級時,可向藥害救濟基金會諮詢藥害救濟申請事宜。

▲服藥前應盡量參照注意事項,避免用藥傷身。(圖/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提供)
延伸閱讀
-
退燒、感冒藥混吃恐肝衰竭 專家點名「6類人」別亂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12含有乙醯胺酚成分的止痛退燒藥,除了單方,也常見於複方的綜合感冒藥。新冠疫情流行期間,打疫苗成為全民運動,它也是緩解疫苗引起的發燒、肌肉痠痛等不適的常用藥品,雖然是在藥局就買的到,安全性高的醫師藥師指示用藥,使用上仍應小心服用過量造成的「肝」傷害。 -
打疫苗前先搶購止痛藥備用 含乙醯胺酚成分不只普拿疼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374常見的非處方止痛藥分為兩類,分別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布洛芬)以及「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如普拿疼),兩者對於一般疼痛均具止痛效果。 -
女大生治痘痘竟猛爆肝炎 撲菌特錠每年讓30萬人陷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05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部長長鐘文宏醫師表示,磺胺類抗生素「撲菌特錠」(Baktar)廣泛用於治療各種感染症,燙傷藥膏、眼藥水以及治療痘痘等藥物都含這類抗生素,據估全台每年約近30萬人使用此藥,身陷藥物過敏危機中,嚴重甚可能致死。 -
小時候胖就是胖! 長不高、肝衰竭、糖尿病恐跟一輩子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87戴季珊表示,自己門診中有1名13歲孩子,原本體重就高於標準,在小六升上國中期間,正好遇到了新冠與暑假,幾乎都在家沒有戶外活動,上了國中身高168公分,體重竟然有89公斤,BMI 31.5,暑假時每天睡8至10個小時,仍然常感疲倦,就醫檢查發現肝臟指數ALT(GPT)上升至81U/L(正常40以下)。 -
當淋巴癌遇上B型肝炎帶原者 可能引發肝衰竭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556目前淋巴癌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化學治療(含rituximab藥物),如果患者為B型肝炎帶原者(血液檢查表面抗原陽性),則需同時接受預防性抗病毒治療,來避免因為B型肝炎病毒(HBV)活化而引發猛爆性肝炎或肝衰竭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