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B肝帶原者 年僅40出頭就罹患肝癌

6998
【NOW健康 陳如頤/桃園報導】
肝癌
▲慢性B、C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林錫銘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定期檢查「甲型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飲食上應避免「過度飲酒」,禁吃「易受黴菌毒素汙染的食物」。(圖/ingimage)

40多歲張先生為B肝帶原者,長期回診追蹤,2016年1月就醫,意外發現肝腫瘤,確診時妻子還在坐月子,兩人抱頭痛哭。採手術切除2顆腫瘤,沒想到8個月後竟又復發,接受許多治療,以及傳統標靶藥物,但始終無法控制病情。

105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肝癌發生個案數達11,075人,約占所有癌症的1成,男性個案數為女性的2倍之多,罹病年齡落在於30多歲至70多歲間。

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林錫銘教授表示,每年8千多人死於肝癌和肝內膽管癌,數量居高不下,原因就在於傳統標靶藥物療效有限,以致晚期肝癌患者平均存活率僅約半年。

林錫銘指出,肝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疲勞、體重減輕、食慾不振、黃疸、腹部腫大等症狀,幾乎都已到了晚期,若不幸轉移,則5年存活率還不到3成。

林錫銘說明,晚期肝癌多無法手術,第一線標準治療為標靶藥物,過去10多年間,僅有1種可供選擇,雖可延長存活期,但疾病控制、腫瘤縮小等效果並不明顯。新一代標靶藥物問世後,對於晚期肝癌患者來說,確實是一大福音。

臨床顯示,新一代肝癌一線標靶藥物對於華人族群病友來說,治療效果更為顯著。華人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整體存活時間多出近5個月,無惡化存活時間與疾病無惡化時間也明顯增加。林錫銘補充,使用傳統標靶藥物,患者平均存活期僅有半年,但新一代標靶藥物則能多延長3至6個月。

林錫銘呼籲,慢性B、C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定期檢查「甲型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飲食上應避免「過度飲酒」,禁吃「易受黴菌毒素汙染的食物」,例如發霉的麵包、玉米、醃漬類食品等。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