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憂鬱症候群上身? 5招解憂渡過情緒低潮

4165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
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
▲施佳佐提醒,面對躲不掉的連假,事前妥善準備及規劃,減少與家人衝突的機會,也避免造成憂鬱的病情失控。(圖/書田診所提供)

1名22歲女大生北上求學,因父母常吵架,母親會在事後向他哭訴,抱怨父親的情緒及言語行徑,導致他每次接電話後就會出現焦慮、恐懼害怕、惡夢、失眠、情緒起伏大、憂鬱、提不起勁上學等情緒而曠課,後來在友人陪同下就醫,診斷為憂鬱症,目前正接受門診藥物及心理治療,過程中多次表達目前最大擔憂是春節年假長,沒有理由不回家,不知如何是好。

另1名案例是65歲已婚剛退休女性,婆家在南部,就診時主訴憂鬱、提不起勁、焦慮、悲觀想法、失眠及腸胃不適等症狀,主要壓力來源是近期和先生衝突多,因退休後先生以生活較悠閒為由,要求分擔照顧年邁婆婆之責,個案強烈抗拒,當討論年假安排時,一時氣憤刷卡決定獨自出國旅遊,不願在家過年。

最後1名案例是32歲單身女性,在台北工作,原生家庭在南部,數月前因與男友分手及多年飼養的貓也過世,出現憂鬱,哭泣、恐慌及焦慮失眠而就診,同樣診斷為憂鬱症。治療期間個案病情加重,因父母均年邁,且父親有失智及嚴重行為問題,母親照顧疲乏,多次要求她返鄉共同照護,使個案十分恐懼,併發多次過度換氣及恐慌,害怕接到父母電話,更擔心春節返鄉與家人互動問題。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說明,連假本是幫助每個人在忙於工作學業及生活大小事之餘,可有完整假期休息放鬆,安排自己與家人互動培養情感及協助自我充電的用意,但對於少數有家庭關係困擾的憂鬱症患者,反倒成為加重憂鬱情緒的壓力來源。

憂鬱症患者常見徵兆為情緒低落、缺乏興趣、睡眠不佳、食慾改變、動作遲緩、疲倦、自責、自殺意念、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通常經由持續的藥物及心理治療的幫助就能獲得改善,但當遇到壓力、突發事件的衝擊,倘若沒適時排解,就有可能引起病況惡化。對此,施佳佐提供以下5種方式幫助憂鬱症者渡過連假:

(一)對自己情緒有覺察,若發現自己有過度憂鬱、恐慌、焦慮、失眠加劇,可上網填壓力檢測量表(台灣人憂鬱量表),分數超標即建議就醫。

(二)學習自我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做運動等,幫助自己情緒先緩和。

(三)透過諮商幫自己釐清壓力來源及找尋更好的調適及應對方式。

(四)放假前與醫師討論對年假期間可能遇到情境,預先進行演練應對方法並準備適量的藥物。

(五)提早規劃連假,也可發揮自我創意,安排不同方案。


至於連假如何規劃,施佳佐建議,可只回家吃年夜飯或只待短暫日子,當壓力一旦超過自己負荷,或彼此開始因討論敏感話題而衝突,可迴避無共識話題,以工作及學業為由提前離開;也可邀約朋友到家裡一同過年,當家中有外人時,家人間較不會釋放負面情緒;或是去朋友家過年,選擇串門子去感受友人溫暖;經濟能力許可的話,可安排全家人出國旅遊,共同轉移衝突注意力;而自己1人出遊或安排工作努力賺錢也都是很好選擇。

最後施佳佐提醒,面對躲不掉的連假,事前妥善準備及規劃相當重要,減少與家人衝突的機會,也避免造成憂鬱病情失控;倘有醫療問題、身心調適障礙,或關係互動困擾,可盡早回診與醫師討論,尋求諮詢及醫療協助。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