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近來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死亡率更同時高居台灣及美國癌症之冠。看準國立陽明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的研究量能,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選擇榮陽團隊作為合作對象,第1次在台灣成立跨國實驗室,針對肺癌展開為期5年的合作計畫,將探討亞洲與西方人癌症基因的差異,以發展精準的治療方法。
肺腺癌為台美病患的主要罹患類別,但在基因突變上2地患者卻有明顯差異,台灣多數有EGFR(上皮生長因子接受器)基因突變,相對之下,美國的比例則明顯較低。由於確認基因突變類型是醫師在臨床上選擇肺癌治療與標靶藥物的前提,意味著東西方應該要有不同的治療策略。這次台美合作期望能解答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發展更精確的臨床治療方法。
美國前紐約州眾議員索拉茲與台友好,其夫人妮娜以索拉茲名義成立基金會,多次協助台灣醫師赴美研究,更促成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旗下的癌症研究所來台設立實驗室。前年基金會與癌症研究所來台尋覓合作夥伴,榮陽團隊脫穎而出,經過1年多的協商,實驗室終於在今年正式成立,未來美方將派駐數名科學家進駐陽明大學與臺北榮總,聚焦在肺癌基因體與表關基因差異的研究。
這項研究計畫,由美方癌症研究所胸腔及胃腸道腫瘤部門主任施倫普、台灣陽明大學副校長兼腫瘤惡化卓越研究中心主任楊慕華(專長為腫瘤分子生物學)、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任暨腫瘤幹細胞專家邱士華,以及病理檢驗部主任暨肺癌精準醫學專家周德盈共同主持合作實驗室,將結合榮陽團隊在基因體科學及肺癌的病理專長,針對不同人種之腫瘤特性差異,進行腫瘤免疫學、癌症幹細胞、精準醫學的研究。
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感謝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慧眼獨具選擇榮陽團隊,也特別感謝美國在台協會、外交部與教育部在台美協商過程中的協助,期許未來雙方合作能有重大突破,以降低肺癌死亡率;楊慕華也表示,這次合作對於解決當前肺癌面臨的重要課題及未來治療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希望達到台美醫病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