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嘉新指出,這名婦人過去沒有憂鬱病史,卻在生產後一個月內,開始出現憂鬱症症狀,甚至出現自傷行為,接連三度進出急診,因為常常自行斷藥,憂鬱症的控制也不佳。(圖/ingimage)
近來考試院長的女兒關雲娣曾經一度被懷疑是因產後憂鬱症而自殺。如果發現身邊有類似產後憂鬱症,甚至有精神疾病相關症狀的親友,必需對他們及時伸出援手,並且可以透過社會支持力,重獲新生。目前台灣已經有醫院提供日間留院復健,甚至為罹患產後憂鬱症的患者重新訓練工作能力,協助重回職場。
一名甫獲新生兒的媽媽,沒有喜悅,時而鎮日哭個不停,覺得自己非常無能。她覺得自己無能照顧孩子、與丈夫感情生變,家人更是情緒緊繃,擔心她會傷及孩子,一直到她開始三度自傷送至急診,才被診斷出罹患嚴重的產後憂鬱症。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嘉新指出,這名婦人過去沒有憂鬱病史,卻在生產後一個月內,開始出現憂鬱症症狀,甚至出現自傷行為,接連三度進出急診,因為常常自行斷藥,憂鬱症的控制也不佳。被介紹到雙和醫院日間留院之後,要求她規律服藥,並重建人際信心,也希望改善夫妻關係,經過三個月的日間留院復健,也在醫院這樣有庇護性的環境下先做簡單工作。經過一年的工作訓練,她的情緒越來越穩定,家庭緊張氣氛也和諧起來,決定重新迎向社會,目前在公司裡作簡單的行政文書工作。目前仍規律回門診,接受藥物治療。
陳嘉新指出,日間留院的復健不是消極的陪伴病患打球、唱歌、勞作,而是希望這些與社會脫節的病患,可以重建社交能力,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重建生活規律,而不是懶散、退縮、消沉的。
復健不是只有恢復能力,重點是重新訓練如何獨立生活,需要長時間努理,訓練期可能長達二、三年,操之過急往往導致學員自信心受傷,甚至不願接受訓練,需要學員與家屬一起合作,找出最佳復健模式,使學員有尊嚴,對社會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