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5歲男子,平時喜愛抽菸喝酒,有時會感到胸悶且走路會喘,原先不以為意,但症狀越來越頻繁,才驚覺不妙趕緊前往醫院檢查,赫然發現心血管竟90%都已堵塞,還好發現得早,裝置心臟支架後,已解除心肌梗塞致死危機。
署立雙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疾病為我國十大死因第二名,其中又以心肌梗塞最為嚴重,但多半患者在就醫前毫無徵兆。隨著醫療進步,以及心臟支架普及,心肌梗塞患者已能有效改善血管狹窄症狀。
根據2010年歐洲心臟學會公布的指引規範指出,臨床驗證塗藥支架降低血管狹窄的效果比起傳統裸金屬支架較好,不過限定於適合長期服用兩種抗血小板凝集藥物的患者。洪明佑解釋,塗藥支架裝置一年停藥後,極少數病患可能會有血栓問題,因此建議須服藥至少一年以上,但若患者無法正常服藥,包括具有多重器官疾病並多重用藥者,或短時間內需再接受其他手術治療而需中斷服藥者,都應再與醫師詳細討論,慎選治療方式。
此外,病人本身是否有糖尿病、心衰竭、腎功能不全及血管本身是否較細、心血管阻塞處是否較長等因素,都會影響血栓的發生,因此,心臟支架的選擇,必須依據病人本身的身體條件。洪明佑說明,傳統裸金屬支架的再狹窄率約為30%,塗藥支架約為5-10%,生物活性支架約12%。但若符合健保規範的話,傳統支架有健保給付,且一年以後造成血栓的機率比起塗藥支架相對偏低,所以仍有其適合之族群;而近年較受矚目的生物活性支架,採用與人體相容的一氧化氮塗層,因為較不會與人體產生排斥作用,可大幅降低血栓發生,抗凝血藥物只需服用1至3個月,對於出血風險高於支架阻塞風險的患者,是另一種替代選擇。
預防勝於治療,醫師還是提醒,規律的運動能預防心血管阻塞,平日可以多從事慢跑、快走或是游泳等有氧運動,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並多攝取蔬菜水果,才能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