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海嘯天災不斷 有憂鬱傾向需提高警覺

722
【NOW健康 楊格非、林志遠/台北報導】
  地震、海嘯、核爆,最近全球天災意外不斷,重口味的國內新聞台又常以「世界末日」當引言,引起民眾恐慌。事實上,研究顯示,大地震易引發創傷後症候群及憂鬱症,精神科醫師提醒,有憂鬱傾向的人更多注意自身情緒。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指出,以此次日本東部大地震,引發大海嘯、大火等重大災害,並造成棘手的核災意外,死亡人數可能破萬,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郭千哲表示,離臺灣921大地震已屆12 年,當時臺北巿政府衛生局與松德院區參與南投國姓鄉及台中石岡鄉心理重建,投注不少心力。透過當地公共衛生護士的轉介,訪視不少罹難者家屬,及房屋半倒和全倒的個案。

  在120位罹難者家屬中,精神疾病盛行率比一般人還高,症狀依序為創傷症候群(36.7%)、重度憂鬱症(15.8%)、適應性疾患(10.8%)、酒精使用疾患(3.4%)等。女性明顯高於男性。

  郭千哲進一步說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群可分為三種,一為創傷事件的影像、思考和感受屢次重複出現在腦海和惡夢中。二為持續避免接觸與創傷有關的事物,且無法回憶創傷事件的重要片段。

  三為過度警覺反應,以致無法入眠,注意力不集中和易怒,這些症狀將持續導致個人社交、家庭和職業功能重大失衡,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災難最初期,以問題解決及急難身體創傷救助為主,儘量拯救生還者,穩定人心。然而在心理層面,因災民經過重大災難,在急性期可能出現創傷後症候群症狀,且在長期則可出現各類可能的精神疾病。

  高危險群的個案必須接受長期追蹤,如果出現失眠、體重減輕、有創傷後症候群等症狀。就應轉介至精神科,接受評估及進一步治療。

  此外,地球村全球化,此次海嘯影響美國西岸,造成傷亡。核能災害也讓鄰近國家恐慌,連台灣民眾也相當擔心。郭千哲指出,網路及媒體報導持續關注災難,會影響特定高危險群,例如曾有創傷後症候群的個案,患者及家屬應提高警覺。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