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黑眼圈 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762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長期有黑眼圈,經常讓人覺得沒精神,看起來似乎很勞累。其實黑眼圈與過敏體質有關,有的人會經常鼻塞、睡不好、眼周發癢。黑眼圈的形成因素眾多,而且經常不是單一的因素造成,因此需要先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

  黑眼圈主要可以分成三類,包括色素型、血管型、結構型,通常不是單一類型發生,經常混合出現。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鄭惠文表示,色素型的黑眼圈又可分為先天體質遺傳與後天型,先天體質遺傳是指眼睛周圍的皮膚顏色天生就比較深,上下眼皮有棕黑色、咖啡色、藍灰色的色素沉澱;後天型則可能是因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問題,或是長期搓揉眼睛周圍的肌膚或是不當使用化妝品所造成的色素沉澱。

  血管型的黑眼圈主要是由於眼睛周圍血液循環不佳造成的,通常跟過敏體質,像是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及長期鼻塞等有關。結構型的黑眼圈,有些是先天性眼輪匝肌肥厚,笑的時候會出現「臥蠶」,與臉頰交界處產生凹溝造成視覺上的黑眼圈;有些則是因用眼過度,如打電腦、熬夜,日積月累造成眼周真皮結締組織流失,產生淚溝型的黑眼圈。

  針對黑眼圈,目前有雞尾酒複合療法可供選擇,主要是藥物、保養品、玻尿酸注射、雷射及美療五種治療方式,依照個人黑眼圈的成因及症狀,進行複合式的治療。藥物有對苯二酚、杜鵑花酸等;保養品像是艾地苯、富勒寧(烯)、維他命K、維他命C等;玻尿酸注射,如Restylane、Juvedem等;雷射則有紅寶石雷射、脈衝光、染料雷射、淨膚雷射等;美療是將高效複合式換膚液、美白精華、抗老精華等,透過專業儀器的輔助,加強肌膚吸收。

  至於預防黑眼圈的方法,鄭惠文指出,平時要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適時的紓解壓力,最重的是不熬夜,同時學習正確的居家保養知識,不要過度搓揉眼睛周圍的肌膚,如果是因過敏病引起的黑眼圈則要同時對疾病進行治療,並且定期至皮膚科專科針對問題進階處理。

  黑眼圈經常不是單一的因素造成需要先找出原因,皮膚科醫師劉紹毅表示,在治療後還是要規律作息、避免誘發過敏的因素、維持保養的習慣,就可以減少復發的可能性。

到中時健康新聞網粉絲團 看看大家怎麼說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