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自費增多 醫改會籲:訂醫療收費標準

620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明明醫療法規定,醫院不得違反收費標準,超額或擅立項目收費。不過,醫改會卻經常接獲民眾申訴,自費部分越來越多,讓病患覺得就醫時有被趁火打劫之感。以備受爭議的「指定醫師費」來說,就各地不同調,患者無所適從。

  醫改會執行長劉梅君指出,台灣民眾「就醫自費痛苦指數」逐年升高,主因在於衛生主管機關嚴重失職,未能「明確修訂醫療收費標準、減少模糊曖昧的收費空間、嚴格取締違法」,常讓病患荷包受損。

  以「光碟病歷拷貝費」為例,衛生署要求各縣市積極管理, 25縣市也都信誓旦旦回覆醫改會,一定盡速核定。但歷經半年,醫改會追蹤發現,目前僅有9個縣市核訂標準,部分縣市申請光碟收費,金額從200元到1000元不等。

  另外,中央地方不同調的費用,還包括「病歷調閱費」、「指定醫師費」。劉梅君表示,最常見爭議是醫院自創的收費項目,但衛生署態度總是曖昧模糊,各縣市標準不一。

  劉梅君強烈質疑,國內爭議收費標準模糊不清、違規與否認定困難,才會導致民眾因懷疑被多收費用,但向健保局申訴後,最後能成案處罰的比率卻相當低。

  有些患者在就診當日,無法排到檢查,改天回院檢查時,居然還必須多繳一筆「病歷調閱費」。明明不合理,但衛生署就是沒魄力禁止,只消極希望縣市衛生局勸導醫院不收。

  「指定醫師費」更是一團混亂。國內多數縣市禁收,但竹市、中市、中縣、彰化、南投等5縣市卻准收。進一步檢視5縣市指定項目,居然從門診醫師、手術醫師,到手術時間都可以指定,相當誇張。

  多數縣市傾向全面禁止收取這些模糊曖昧的爭議項目,衛生署應該統一口徑,明確禁收,才能真正解決爭議。

  劉梅君呼籲,政府應重視醫療收費亂象,發揮為民眾荷包把關的功能,不要每逢民眾健保就醫被多收費用、引發爭議收費時,就互推卸責。衛生署應拿出魄力,杜絕巧立名目收費的模糊空間。

到中時健康新聞網粉絲團 看看大家怎麼說

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