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開學焦慮情緒 家長應仔細觀察

691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兩個月的暑假結束了,開學後症候群才剛開始。對部份學童而言,視開學如夢魘,尤其是準備進入新學習階段的小朋友,例如即將進入幼稚園,或者準備升小學三年級、五年級的學童,將要面臨一群完全陌生的老師與同學,內心難免都會有焦慮與擔心。尤其天生氣質就較內向退縮,或者本身較沒有自信、害怕接受挑戰,或者本身感覺統合功能並不好、感官知覺與動作協調有狀況的小朋友,更容易會出現調適新環境所產生的焦慮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政雄表示,兒童因為口語表達能力較不好,以及抽象概念尚在發展的緣故,常常沒有辦法像國、高中生或成人一般,可以適當地將自己的焦慮、擔心表達出來。因此,家長們通常只能由其情緒行為表現上,來察覺小孩子的焦慮情緒。

  兒童一旦有緊張焦慮時,很容易會出現的行為表現包括無來由的腹痛、腹瀉或頭痛等身體症狀;吸吮手指頭、摳手、咬指甲;容易鬧情緒、不可理喻,或者變得黏人;可能會去欺負小動物、更小的弟妹,或者喜歡搞破壞;飲食、睡眠變得沒有規律性;飲食、睡眠的量上出現增加或減少的變化等,甚至會怕黑、怕暗、怕妖魔鬼怪,不敢一個人睡覺與尿床。

  以上所舉的這些行為特徵,並不會全部都出現在同一個學童身上。但是如果家裏小朋友突然在開學的前一兩週,出現其中某一項或幾項狀況,那就是警訊與徵兆,家長就必須要小心注意,並且要適時介入協助。家長介入孩童對開學的焦慮所引發之情緒行為時,如果能掌握幾項原則,就可以幫助小朋友們很快調適。

  如果發現經過這段調適期,孩子的焦慮情緒並未改善,甚至更為加重時,建議就要帶孩子找專業人員評估討論。家長也可以考慮先帶孩子到兒童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就診,找兒童精神專科醫師諮詢,瞭解孩子是否有合併其他情緒障礙問題的可能性。通常兒童精神專科醫師會先對孩子的狀況作瞭解與評估,或者安排相關測驗來了解孩子的能力與特質,之後會給家長建議,並作進一步處置。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