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交替顏面神經麻痺好發 中醫治療有方

924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在季節交替尤其是冬、春季時,是顏面神經麻痺最好發的時間。顏面神經是腦幹分支的第七對腦神經線,主要是控制臉部肌肉,使我們能做出各種臉部表情及開合眼睛的各種動作。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特發性顏面神經麻痺」,亦稱「貝爾氏麻痺」。除了西醫之外,中醫對於此症也有治療方式,給予患者服用中藥及針灸(兩天針一次),兩星期後症狀改善八成左右,一個月後可恢復正常 。

  三軍總醫院中醫部林齊魁醫師表示,貝爾氏麻痺被認為是原因不明或病毒的感染,使得供給顏面神經營養的血管之中的血流惡化,導致顏面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麻痺,大部份的顏面神經麻痺都是屬於這類麻痺。此病在發病初期的進展是很快速的,通常在三天內顏面神經麻痺的程度會達到頂點。而在發病前,常有類似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狀。顏面神經麻痺的急性起病期,約半數的患者在耳垂後下方或下頜角後有疼痛現象,經過數小時甚至一至三天後,會發現口角歪向對側,在講話或笑的時候其症狀會更為明顯。

  西醫治療在急性期一般給予類固醇、血管擴張劑、止痛劑等,或服用維生素B群幫助神經修復。物理治療包括按摩、紅外線、超短波、干擾波等療法。也可以在專業人員教導下進行自我臉部按摩,避免肌肉僵硬,另外可以嚼口糖,做吹口哨、皺眉及提眉毛的運動,儘量避免吃過硬或太過辛辣的食物。

  林齊魁醫師表示,依照中國傳統醫學的觀點,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痺常因風邪外襲、肝風內動、肝氣鬱結、氣血兩虧等因素所引起,每個因素所引起的症狀其臨床上各有其特徵,如時常伴有肌肉張力變化,耳鳴、痰鳴等,故治療上除了用西藥治療之外配合中藥是不錯的方式,治療時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越早治療,越少後遺症;另外依其臨床症狀,在顏面選定穴位作針灸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