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熬夜族要小心!一名30歲的男性平常菸不離手,每天起碼要抽2包菸,年紀輕輕已有10年以上菸齡。為了多掙一點錢勤奮的接了兩個工作,日夜不分的輪班,一天只睡3、4個小時。今年5月感覺胸口隱隱作痛,甚至開始呼吸困難昏倒。經送到雙和醫院急診時,患者已經休克,幾乎量不到脈博,被電擊三次。醫師檢查發現,患者屬前壁心肌梗塞,「左前降枝」血管已經完全堵塞。幸好在六小時的黃金搶救時間內,進行氣球擴張術和支架置放,救回這條年輕的生命。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順鑫表示,熬夜是年輕族群罹患心肌梗塞的大元兇,抽菸民眾本來就是血管硬化、產生斑塊的高危險群,若是再加上熬夜,會讓血管的發炎指數升高,促使血管斑塊剝離,導致斑塊堵塞血管,成為年輕型心肌梗塞。他說,心肌梗塞就像是血管裡的土石流,掉落的斑塊將血管堵住,血液無法送出,迅速導致心臟壞死。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郝文瑞表示,Hs-CRP(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是一種心臟血管疾病的新指標,Hs-CRP過高代表身體內發炎、感染或組織壞死等三種狀況。藉由監測Hs-CRP可以了解血管的發炎程度,根據新英格蘭期刊刊登的研究發現,血中Hs-CRP過高者(>0.3 mg/dl)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最高可達正常人(<0.1 mg/dl)的4.4倍。除此之外,總膽固醇太高,也是早發性心肌梗塞的一大主因。
Hs-CRP過高的民眾應該先找出原因,如果血管確實有發炎,就應該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維持正常作息。也可以在醫師的處方下,使用阿斯匹靈、Statin類藥物。
927是世界心臟日,雙和醫院院長吳志雄指出,配合9月27日的世界心臟日,雙和醫院與台北縣衛生局在雙和醫院大廳舉辦「愛『心』一起來,心臟篩檢活動。」由前考選部長吳挽瀾、立法委員林德福擔任代言人,本週日9月27日早上8點至12點,預計提供3000名民眾進行,心臟血管健康篩檢,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延伸閱讀
-
不到40就中風! 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什麼是心房顫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95李政鴻醫師提醒,心房顫動雖然是心臟的問題,但是會大幅增加中風的風險,造成嚴重併發症,影響遍及全身,一定要盡早治療。 -
胸悶盜汗急診發現心肌梗塞 緊急心導管竟3條動脈阻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446廖茂芳說明,急性心肌梗塞比較典型的症狀為胸悶、胸痛、一直盜汗,覺得快要窒息的感覺,有時候胸痛會輻射到左肩膀、下巴、背部等,少數會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類似腸胃的症狀,像這名病患的冠狀動脈阻塞所造成下壁心肌梗塞,因位置靠近上腹部及胃之處,因此有時常被誤認為胃痛。 -
明金成心肌梗塞猝逝 醫示警冠狀動脈心臟病典型3症狀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857知名偶像劇導演明金成昨天(2月8日)深夜不幸猝死,享年51歲,親友錯愕不捨,死因疑似為突發性心肌梗塞,專家提醒,如果1週內2次以上胸悶、喘不過去、爬樓梯會喘等症狀,就應儘速就醫,因為大地震(心肌梗塞)來之前,一定會有警訊。 -
心碎一點都不誇張! 壓力性心肌症容易與心肌梗塞混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894心碎症候群又稱為壓力性心肌症或章魚壺心肌症,在1990年時由1位日本醫師提出,因為病發時,心臟收縮形狀像是傳統捕章魚使用的壺,因而得名。 -
年紀輕也得心血管疾病? 醫揭「關鍵共通點」血脂超標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539在《未行動的代價:亞太地區心血管疾病之次級預防-The Cost of Inaction: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Pacific》最新報告指出,包含台灣在內的亞太區8國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4年內再次復發的風險高於一般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