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增強抵抗力 遠離A群鏈球菌

752
【文/雙和醫院小兒部郭雲鼎主任】

  炎炎夏日又即將來到,對父母而言,繼流行性感冒恐慌後,又是進入另一波感染症的威脅。尤其是三年前的腸病毒,是否在今年夏季又會捲土重來呢?相信是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台灣因地處亞熱帶,氣候高溫多濕,較適合病源媒介的滋生,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其免疫系統的能力,與成年人比較起來,較為不足。平均而言,在五歲前的兒童,有6〜8次的感冒。在父母心中,常會認為我的小寶寶身體,其抵抗力特別差,是否需要給予一些特別的營養品或保養品呢?

A群鏈球菌

  A群鏈球菌是一種咽喉部的正常菌種。皮膚的感染常發生於六歲以下,夏天或氣候較溫暖時流行,並且常會與手口足疾病混淆。嬰幼兒皮膚汗腺及皮脂腺功能,尚未發展成熟。因此在夏季時,排汗功能差、容易阻塞。當不潔的手搔抓皮膚時,很容易把此細菌帶到病灶,造成持續性的感染。病灶剛開始為單一的丘疹水疱,周圍有紅暈的症狀,繼而變成一個或多個金黃色痂皮性雨滴狀的病變。治療必須投以適當的抗生素約10〜14天,但仍有少部分的病童,即便是經過治療後,可能會引發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絲球腎炎。所以治療之後,仍需請小兒專科醫師持續追蹤。

昆蟲螫刺

  在台灣夏天蚊蠅昆蟲多,尤其在嬰幼兒身上,體溫會比成人偏高,對蚊蟲而言是一大引誘。在昆蟲的螫刺下,會引起嬰幼兒的皮膚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從皮膚的局部腫脹,進而發生全身的症狀(如蕁麻疹、血管水腫),或引起支氣管痙攣,影響到生命危險的個案,皆曾發生過。預防上若要到郊外旅遊時,應避免穿著顏色亮麗的衣物,並避免將嬰幼兒的四肢暴露,可減少被意外叮咬的機率,除了有呼吸困難,或全身性的水腫外,大部分只須塗以局部類固醇,及口服抗組織胺來治療 。

  日本腦炎的致病源為日本腦炎病毒,在亞洲區為區域流行疾病。本病主要流行於夏季,主要的傳染媒介為蚊子,在台灣的日本腦炎病媒蚊以三斑家蚊和環紋家蚊為主。日本腦炎主要侵犯兒童,一旦感染致死率相當高,可達20%〜50%,所以預防工作不可不慎。日本腦炎病患在經由病媒蚊叮咬後,約有4〜14日的潛伏期,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如發燒、咳嗽、頭痛、嘔吐、腹痛等,較易被誤診而延誤,接著病情會突然惡化,出現如痙攣,肌肉僵硬,意識障礙等神經性症狀。較輕型的病患在一周左右會逐漸退燒,神經性症狀如抽筋,頸部僵硬也在兩周左右緩解。但部分嚴重案例,病患的體溫持續升高,且症狀愈來愈嚴重,出現昏迷,肢體麻痺,甚至影響呼吸及心肺功能等情形,最後,重症病人多在1〜2周內死亡。

  痊癒的兒童也有部份會因為急性期嚴重症狀,日後留下後遺症。例如:智力障礙、動作遲緩、自律神經失調、運動神經麻痺,以及精神疾病等等。日本腦炎既然是具傷害且致命性的疾病,其預防工作不可輕忽,目前疫苗接種是目前的預防方法。

  在台灣通常於流行(夏季)前接種,也就是每年3〜5月間,只要年滿15個月大的幼兒,應接受第一劑日本腦炎預防注射,並於間隔兩週後接種第二劑,隔一年再追加第三劑,則幼童將具有較高保護力。台灣地區日本腦炎十歲以下兒童病例,已在疫苗推廣及成熟後逐漸下降,只要家長配合兒科專科醫師接受疫苗及檢查,即可避免感染。

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