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結腸直腸癌發生人數首次超過肝癌人數,對此,腫瘤科醫師認為,這並不意外,只不過,這項事實比醫界原本預估時間還來得更早一些。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指出,在許多國家結直腸癌發生人數早就是排名第一,主要環境毒素及污染有關,另外,飲食西化、纖維食物攝取量太少,也提高了罹癌風險。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則認為,結腸直腸癌突破萬人,並首次擠下肝癌發生人數,則與國人攝食過多紅肉與缺乏運動有關,應該多吃蔬果與做運動。
王輝明表示,結腸直腸癌可分為直腸癌、結腸癌,前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只是偶而出血,甚至沒有出血。到了晚期,就會出現頻便,以及排便解不乾淨的殘便感。結腸癌的主要症狀為排便習慣改變、左下腹疼痛。
直腸癌與結腸癌預防方法很簡單,王輝明指出,50歲以上民眾、高危險群者,則從40歲起,每年應該篩檢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乙狀結腸鏡及大腸鏡,平時少吃燒烤類食物與動物脂肪。
趙坤郁指出,結腸直腸癌、口腔癌是男性癌症增加幅度相當快,預計大腸直腸癌的人數未來將不斷增加,而口腔癌已經成為中壯年男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在預防癌症方面,男性首先要戒食檳榔,女性則應該定期做子宮、乳房的篩檢。由於男性嚼食檳榔比率較多,以致男性罹患食道癌與口腔癌的發生率增加是女性的10倍以上。
國民健康局長蕭美玲呼籲,要預防結腸直腸癌的發生,除了要多攝取蔬果等高纖維飲食,以及規律運動之外,50至69歲的民眾每2年至少應有1次糞便潛血檢驗,早期發現病變,早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