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防癌新福音 子宮頸癌疫苗

822
【文/郭石城】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發現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德國科學家,說起這種病毒,一般人或許陌生,但講到它引發的疾病:子宮頸癌,國人應耳熟能詳,因為這是台灣婦女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新增病例近六千人,幸而隨著抹片篩檢的推廣及疫苗的研發成功,子宮頸癌已能早期診斷、早期預防、且治療成功。

  目前已知的HPV超過200種,其中96種會感染人類。而感染生殖道的HPV又分兩大類型,高危險病毒與侵襲性子宮頸癌、外生殖器癌相關,常見的有16、18、31、33、35、45、52及58型,其中16與18型的盛行率在子宮頸癌病例中高達70%;另一種低危險病毒,如第6、11型,會導致生殖器疣及良性子宮頸病變,90%的生殖器疣(俗稱菜花)為其所引起。

  HPV通常經由性行為傳染,少數經母嬰垂直感染。根據國健局資料,台灣女性的HPV感染盛行率約15%;估計有性行為者半數以上終其一生會遭HPV感染,50歲以下婦女更有80%曾感染,但僅約1%的感染者出現臨床症狀。

  人體感染HPV後3-6個月會產生免疫反應,90%以上的感染者可在兩年內將病毒自然清除;但若身體未產生適當的免疫反應,HPV便可能引起生殖器疣及輕度的子宮頸癌前病變。持續的HPV感染,特別是感染高危險病毒型,數年後,可能發展成重度子宮頸癌前病變或侵襲性子宮頸癌。

  衛生署目前已核准的HPV疫苗,主要可預防高危險的HPV-16、18及低危險的HPV-6、11,由於疫苗不含病毒基因,所以不具感染性,安全性高。根據臨床實驗,疫苗對於HPV-16、18引起的第二、三級子宮頸癌前病變、原位腺癌,預防效果幾達100%;對HPV-6、11、16、18所造成的生殖器病變及癌前病變,亦有將近100%的預防效果。

  不過,要取得完整的保護效果,HPV疫苗應在六個月內接種三劑,也就是施打第一劑後的第2個月接種第二劑,第6個月打第三劑;若無法如期完成接種,也應於一年內接種完畢,所以花費並不便宜,大約要上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孕婦及已患子宮頸癌的婦女並不建議施打HPV疫苗,而且施打疫苗期間及之後一個月內不要懷孕;若接種期間懷孕了,並不需流產,但建議暫停施打疫苗,待生產後再繼續未完成的針劑。

  此外,HPV疫苗的保護力非百分之百,估計在台灣,97%由HPV-16、18造成的感染,及90%由HPV-6、11引起的生殖器疣,都可藉此預防,但接種者仍可能感染其他HPV病毒型,進而引起子宮頸癌病變,所以疫苗只能減少六到七成的子宮頸癌風險,定期接受抹片檢查,仍有絕對的必要。(本文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