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影響社交及性生活

785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咳嗽、漏尿,打噴嚏、漏尿,連走路也會漏尿!一名40歲的職業婦女在生了三個孩子之後,嚴重漏尿。上班時,還得穿上紙尿褲,苦不堪言。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國內54歲以上女性,每4人就有1人飽受尿失禁之苦。

  國健局公布針對2263名54歲以上女性調查發現,國人54歲以上女性尿失禁的盛行率達23.4%,65歲女性尿失禁情況更為普遍,盛行率達到29.98%,也就是每三個就有一個出現尿失禁問題。

  調查也顯示,年紀也是尿失禁的高為險因子,與54到59歲婦女相較,70歲女性尿失禁比例高出了1.7倍。80歲以上婦女,尿失禁的機會高出2倍。

  另外,心血管疾病也增加了尿失禁罹患率。中風患者比一般人多了2.45倍的尿失禁風險,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的婦女,尿失禁的比例,也分別高出1.2倍到1.3倍盡管高齡婦女的尿失禁盛行率偏高,但調查卻發現,願意就醫的尿失禁女性並不多,罹患尿失禁的女性中,五個人當中,只有一個會尋求醫師治療,多數的都選擇隱忍。

  台北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任盧星華指出,臨床上婦女漏尿的原因有很多種,較常見的是「應力性尿失禁」或是「尿急性尿失禁」,生產次數多或是骨盆腔開過刀的婦女,都容易出現應力性尿失禁,只要咳嗽或打個噴嚏,尿液就會不自覺跑出來。

  一名40歲的職業婦女,在生了3個孩子後,逐漸出現尿失禁症狀,病情越來越嚴重,稍微一走動尿就像失控的水龍頭般洩出,必須包著尿布上班。

  由於尿失禁症狀嚴重,只要一走動就會漏尿。有時打個噴嚏,甚至是笑得太大聲,都可能漏尿。嚴重時,一天還得換上10 片紙尿褲。

  盧星華指出,偶發性的漏尿,透過復健治療凱格爾運動,來強化骨盆底肌肉,或是使用藥物治療,都可以治癒。如果運動與藥物無效,則可適時接受吊帶手術治療,手術健保有給付,傷口小,手術僅需10分鐘,婦女不需過度恐懼。

  盧星華強調,尿失禁患者身上容易有異味,影響社交,也可能影響夫妻之間性生活,有漏尿困擾的婦女,應該儘速到醫院,接受檢查,尋求醫師協助。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