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青少年 絕非叛逆使壞

766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一名剛考上醫學系的女大學生,自我要求相當高,由於家中經濟條件不好,進入校園之後,接踵而來的壓力讓她出現重度憂鬱,一個月內暴瘦六公斤,並且產生自殺念頭,所幸適時接受學校輔導與認知治療三個月,才沒有釀成悲劇。

  據統計,國內青少年自殺死亡率有增加趨勢,光是去年共有238個孩子自殺身亡,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陳正宗表示,青少年「鬱卒」的表現常出現嗜睡、學習興趣缺缺以及與同學互動減少等症狀,身邊親友應有所警覺關心。

  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同時是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葉金川表示,基金會這幾年進入校園關懷協助憂鬱青少年,發現在青少年出現情緒低落或類似憂鬱症狀時,亟需旁人伸出援手,往往被長輩、老師認為是叛逆、逃避課業壓力的藉口,而忽略了可能是憂鬱症預兆。

  在基金會提供憂鬱症相關問題諮詢的網路留言版中,常常有學生上網留言,寫出自己和父母關係惡劣,或是與同儕處不好,課業壓力沈重,以致出現了明顯的憂鬱情緒,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

  類似留言每天都有10多則,從2002年至今,已經累積了8000多題以上,可見有很多的青、少年朋友是有情緒困擾需要提供協助。

  研究發現,在自殺身亡者中約有七、八成生前具有憂鬱症狀,另外,有一成五的重度憂鬱症患者死於自殺,盡管不是每個憂鬱症患者都會出現自殺行為,但只要事前預防,就可以大幅減低悲劇發生。

  事實上,從自殺數字,也可看出青少年憂鬱問題的嚴重,去年的國人死因統計中,發現15歲到24歲的青少年自殺死亡率較前年上升2.8%,高達238人。

  陳正宗指出,造成青少年憂鬱的因素有很多種,在症狀的呈現上與成人不盡相同,成人憂鬱可能出現失眠,但青少年卻可能在生理上出現嗜睡與暴飲暴食等症狀。

  在行為方面,青少年在罹患憂鬱症之後,會明顯對學業或其他事物失去興趣,減少與同學的互動往來,不想上課,缺課次數增加,並常有負面想法出現,身邊的親友家屬應該多給予關懷,適時讓輔導系統介入,讓鬱卒的青少年快樂成長。 

  陳正宗表示,臨床上就有一名大一醫學系的女生,因為自我要求高,家裡貧窮,身上背負沈重壓力,憂鬱到想自殺,還好即時被輔導,才沒有釀成悲劇。

  陳正宗表示,要幫助青少年,不僅要從家庭與學校的宣導教育著手,也要有專業的輔導與醫療把關,這樣對於校園憂鬱症的第一線防治工作更有幫助。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