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疝氣手術 疼痛少 恢復快

702
【文/新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蔡曜州】

  腹腔鏡疝氣手術是近年醫界廣泛採用的治療方式,相較於傳統式手術,具有術後疼痛少、恢復快等優點。然而關於比較兩種手術優缺點的詳盡報告,目前不多見,筆者根據在此領域鑽研多年的經驗,就一些權威文獻進行分析比較,讓民眾有更進一步認識。

一、手術時間與麻醉方式:

首先是手術時間,相較於傳統開放式疝氣手術,腹腔鏡手術困難度較高,因此所需時間較長。
其次是麻醉方式,雖然腹腔鏡手術的體表傷口很小,但需將二氧化碳氣體灌入腹腔內,藉以撐開腹部空間,便於手術進行,因此病患必須全身麻醉。
相對的,傳統開放式手術只需局部麻醉,在台灣則礙於健保給付限制,絕大多數是在半身麻醉下進行。儘管病患意識清醒,但其術後需平躺休息八小時,否則可能導致嚴重頭痛的後遺症。

二、術後疼痛與恢復期:

接受傳統疝氣手術的病患,相較於腹腔鏡手術,術後疼痛較為嚴重。尤其是術後兩週以內,往往因疼痛無法工作與活動;大約一個月後才能恢復正常生活狀態。
然而接受腹腔鏡手術的病患,術後平均約一至二週就可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復原期是傳統手術的一半,可說是繁忙現代人的一大福音。

三、術後併發症:

整體而言,腹腔鏡疝氣手術與傳統開放式手術的術後併發症,機率相當,約三至四成左右。
不過,目前有極少數接受腹腔鏡手術病患的個案報告,出現較嚴重的術後併發症,例如腸道受損、腸道阻塞、術中出血等。至於慢性併發症,兩種手術方式並無顯著差異。

四、術後慢性疼痛:

根據文獻報告顯示,腹腔鏡疝氣手術後慢性疼痛機率約為百分之四;而傳統開放式手術慢性疼痛機率較高,約為百分之十。
醫界認為,傳統手術後造成慢性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腹股溝疝氣週邊神經分布錯綜複雜,且神經分布之處,可能就是疝氣需要修補的位置。打開腹股溝傷口、或是分離出精索及疝氣袋時,不慎傷害到腹股溝周邊感覺神經的機率相當高。而腹腔鏡手術就可大大避免此一缺陷。

五、術後復發機率:

整體而言,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放式手術的術後疝氣復發程度,機率相當,均小於百分之五。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復發率與醫師個人累積的操刀經驗息息相關。根據一份2004年臨床研究顯示,醫師的腹腔鏡疝氣手術經驗多於二百五十例時,術後復發率才可能小於百分之五;經驗較不足的醫師,復發率可能高達百分之十。
而筆者在腹腔鏡疝氣手術領域耕耘將近六年之久,累積將近三百例經驗,成人腹腔鏡疝氣手術的術後復發率,小於百分之五;小兒腹腔鏡疝氣手術術後的復發率,僅百分之一。

六、對側疝氣的發生率:

根據一份2004年的統計結果顯示,約有約一成的病患術後一至四年內,恐發生對側疝氣(即另一側也發生疝氣)。
而腹腔鏡手術的好處是,可藉由內視鏡於手術同時進行對側探查與修補,意味著病患只需做一次腹腔鏡手術,未來不需進行第二次,避免無謂的身心煎熬與經濟負擔,而傳統手術則無法做到。一般而言,治療後超過兩年均未有復發個案。

  整體而言,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的優點在於術後疼痛較輕、恢復較快、比較不會導致術後慢性疼痛以及較少之對側疝氣發生率,然而腹腔鏡疝氣修補術也有其限制,並非治療疝氣的萬靈丹,譬如說針對無法全身麻醉之病患或是經歷過多次下腹部開腹手術之病患 (因為可能有嚴重之腹壁沾黏),腹腔鏡可能無法順利完成手術,此外要特別注意的是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相較於傳統手術較有可能發生嚴重之併發症,因此若是一般民眾想要以腹腔鏡來修補疝氣,建議尋求比較有經驗之醫師來執行以減少風險。

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