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克服春節症候群』

701
【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學中心社區醫學副院長暨家醫科主任 謝瀛華】
  春節的腳步將近了,訂高鐵車票、購買機票、安排國內外旅遊正是民眾在趕攤尾牙活動後的必修功課。況且,在春節旅遊中乘車、坐船、坐飛機常會出現暈車、暈船和暈機等現象,醫學上稱為「暈動病」。當處於空腹、過飽、酒後、空氣混濁、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狀態下,特別容易誘發。預防的方法是途中不要吃太飽,也不要挨餓,並少吃甜食和油膩之物;在乘坐車船前要有充分的睡眠,上車後要保持愉快情緒;盡量不要看近處迅速移動的景物。頭暈時可在額頭等處塗上少許清涼油或敷上冰毛巾,以防止噁心嘔吐。

  徒步旅遊,或長途旅行一天走路下來,兩隻腳會有腫脹的情形。有些人穿新鞋旅遊,使腳趾、腳跟與腳底長水泡,有時還會產生腿肚抽筋的症狀,這些統稱為「旅行步行症」。預防的方法是避免長時間連續步行;穿著的鞋子要柔軟、舒適,不要用沒穿過的鞋子旅遊,而且每天晚上進行小腿按摩,就可預防。

  再者,外傷是春節期間兒童住院的主要原因。約在四分之一的病例中,外傷是出外旅遊發生意外引起的,而其中絕大多數是可以避免的。雖然多數事故並不嚴重,但也有些導致終身殘廢,因此,必須注意外出安全。

怎樣克服『春節症候群』?

  坐飛機,搭火車,坐巴士,長程開車之前,應多多伸展背部和腿後肌肉,可強化背部,減少假期之腰酸背痛問題,旅途中常常練習「五分鐘體操」(腹部肌肉收縮~轉動肩膀~坐著提腳尖~坐著提小腿)

  最後,當春節假期結束後,必須安排一段間歇的時間,並不需要在收假的第一、二天就立刻投入工作全力以赴。大部份的旅客在從事國內旅行時需要一到二天的時間恢復適應,國際旅行則需三天以上,必要時提早收假安排工作宜先緩慢地進入情況,並逐漸加溫。回來的第一天早上,可以先做不需要太用心的工作,例如整理桌上資料、整理信件或回電。到了下午或隔天,你若開始覺得較有條理和動力,可再漸次加重工作,且重新出發。

春節長假症候群-慢性病防治守則

  春節懶人病與現代心理緊張症相反,在文明社會中,也有人慣於在年假時依賴自動化和物質享受,飽於口腹,懶動腦子,四肢怠懈,安逸少動,甚至春節假期每天有五分之四的時間是在床上或座椅上度過的。於是,春節懶人症也就在享福之中流行。

  吃吃喝喝,電視機、DVD使君逍遙、幾天下來,大腦功能少,思維智能變得遲鈍,就顯得神情呆滯麻木,分析判斷能力下降,氣量狹小,性格孤僻,怕煩喜靜,懶散健忘,更容易有以下一些併發症候群。

節後肥胖
  每日零食不斷,餐餐不離高脂肪、高營養的美味佳餚造成營養過剩,脂肪在體內堆積。加上活動少、消耗少,於是大腹出現。

消化不良
  經常由於食物攝取過量,超過了胃腸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就引起消化功能障礙,容易出現慢性胃病、胃脹、厭食、吞酸、慢性腹瀉。

四肢疲軟
  春節長假大大地減少了家務勞動的強度;出外有車,上下乘電梯,出差坐飛機,旅遊登山乘纜車,使手和腳的活動範圍大大減少。於是四肢不動,容易感到疲軟。

體質不佳
  久坐不動能降低人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身體胖起來,反而怕風、怕冷、怕熱,動則出汗氣喘,適應的幅度變小,生理耐受力降低,免疫力也會下降。

呵欠連連
  春節懶人病還有一個最大的特徵就是越休閒,越想安逸。於是精神萎頓,呵欠連綿,腰酸背痛,延拖到上班時。消除春節懶人症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多動動腦,動手,多走路,少吃油膩,做一些有氧運動和體操,才能很快收心,重新成為活力一族。
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