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乳癌 標靶燃希望

639
【文/李盛雯】

  在媒體服務超過30年的魏小姐去年剛退休,10月份在台北一家診所做乳房例行檢查時,意外發現小腫塊,沒想到竟是乳癌,開刀後積極接受化療,身體狀況恢復得不錯,除了乳房因為切除而變得比以前小一點,外加每天一顆口服藥,她看起來和以前沒什麼兩樣。

  但是在她的內心深處,一直擔心乳癌復發,在醫院門診時看到乳癌轉移的病友,總讓她又同情又害怕。魏小姐在報紙上看到標靶治療的報導,她很想問醫生:「我可不可以自費做標靶治療?」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天都有許多乳癌患者勇敢對抗病魔,積極尋尋治療,希望打贏這場嚴峻的抗癌之戰,而標靶治療藥物的發展,為許多轉移性乳癌患者帶來一線希望。

  台北榮總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趙大中表示,雖然乳癌整體治療成效不錯,平均五年存活率約83%,但五年內仍有三到四成病患,在接受完整手術、放療、化療和荷爾蒙治療後,出現復發或轉移,其中七成五以上的乳癌轉移發生在兩到三年內。

  趙大中指出,常見的乳癌轉移包括骨骼、肝臟、肺臟和腦部。以骨頭轉移而言,經過治療,平均存活期可達36到48個月;肺轉移則容易合併肋膜積水,造成內臟發炎,平均存活期約3到6個月;腦部轉移治療難度較高,存活預測值約2到3個月。

  趙大中說明,標靶治療並非人人可用,必須先測定第二型表皮成長因子接受器(HER-2)是否為陽性(過度表現),才能使用相對的標靶藥物。臨床上約有25%到30%的病患被發現HER-2陽性,一般來說,這些患者發生局部復發或轉移的機率較高且預後較差。

  過去只有對HER-2過度表現的標靶治療藥物,例如Trastuzumab,但隨著新藥研發不斷進步,新的標靶藥物Lapatinib已可同時針對HER-1和HER-2產生反應,比單一作用的藥物更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研究發現,使用針劑標靶用藥治療失敗的患者,如果以Lapatinib搭配抗癌化學治療藥物,可加倍延後疾病惡化時間 (約8.5 月),且有約26%整體反應率。另外,若將Lapatinib單獨使用在未曾接受過針劑標靶用藥的患者作為第一線治療,有33% 反應率;若提供給接受過針劑標靶用藥,卻治療失敗的病人作為第二線治療則仍有反應。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