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顆大豬頭 5、6種口感食趣

1293
【姚舜】

  薺元小館又推出新菜啦,老闆David(程萬華)告訴我,這回他要把〈三頭宴〉當外賣年菜,用淮揚老味道以饗食客。我心想,這David還真不怕麻煩,為搶年菜商機,人家推出的菜是愈簡單愈好,方便量產,他老兄卻反其道而行,又要剔骨拔毛、又要燉燜燴煮的,真不懂得做生意。

  〈三頭宴〉在揚州菜中與〈紅樓宴〉和〈全藕宴〉並列揚州宴席中的「三顆明珠」,也是神州八大宴之一,在當今大陸排名僅次於〈滿漢全席〉與〈開國宴〉之後。在大陸,西園賓館出的〈三頭宴〉最具代表性,在台灣,因為料理過程繁瑣,沒有餐廳要搞。

  所謂「三頭」,指的是:〈蟹粉獅子頭〉、〈拆燴鰱魚頭〉和〈扒燒整豬頭〉。這幾個菜很能表現淮揚菜製作精細、嫻於燉燜的特質,而且有魚有肉的,只要再搭配一些其他熱炒、點心,就是一桌完整宴席。

  「三頭宴」的獅子頭和魚頭,單聽名字就覺得好吃,但要把一整隻大豬頭燒好了擺桌上,我心裡可犯嘀咕,不僅想到肥膩,還想到了天蓬大元帥的「寶相」。過去,我都是在廟會裡看牠嘴裡含顆橘子或鳳梨的趴在那,可從未想過牠會上了檯盤以味媚人。

  去薺元試菜前,我查了資料發現,揚州老師父作〈扒燒整豬頭〉,是連眼珠帶舌頭一塊上桌的,想像一下這畫面還真有點駭人。所幸,搞過藝術的David沒這麼做,放在16寸大圓盤中的豬頭,看起來像一個豬臉軟皮大面具,不但不可怕,還很逗趣。

  燒豬頭,得先將豬頭裡外去骨拔毛的整理得一乾二淨後,留下一張大豬臉放到用加了蔥的水裡久煮去腥,然後再用酒釀、醬油、冰糖等調味料紅燒,這些手續一陣折騰就得花上一天。

  經過小火紅燒的豬頭,起鍋上碟後油光色亮,有點像紅燒大元蹄,用刀具切割後舉箸挾食,不同的部位,也有不同口感。像腮幫子部位,皮薄而軟,皮下膠質非常豐厚,咬起來軟滑而不油膩。鼻頭部位的口感像豬尾巴,而額頭部就比較有彈性。至於耳朵連著後頭的部位,吃起來就非常軟爛黏稠。一顆豬頭有那麼多種食趣,無怪乎晚清詩人黃鼎銘會寫下「留客爛豬頭」的名句。

  薺元小館的〈家傳獅子頭〉是用俗稱「老鼠肉」的豬後腿腱心肉按肥瘦5:5比例作成,這部位肉的筋少,所以較細致,有朋友覺得不夠肥,我倒覺得反而耐嚼。這回推年菜,David把獅子頭挖出一個洞,塞入用大閘蟹肉作成的蟹粉球後白燒,有了蟹粉的跨刀提味,要不鮮美都難。

  〈拆燴鰱魚頭〉也是作工非常繁複的菜式,大鰱魚頭對剖後用滾水燒煮,俟煮得骨肉分離後,再把裡頭的魚骨、魚刺與膠質全部挑拆出來,然後再把支離破碎魚肉和雞肝、雞胗、火腿、蝦仁等材料一起用雞高湯燴燒。由於骨刺全都剔除了,吃這菜時只要用湯匙去舀即成,經過久燴,食材味道入裡。

  除了年菜,薺元小館另外又開發出一些新菜,其中〈五福臨門鍋〉、〈炸金條〉、〈紅燒金元寶〉、〈油麵筋鑲肉〉、〈粉蒸肉〉等,都很好吃。如此蕭條的景氣中,David仍不改其志地鑽研老菜、老味道,真該將之列入「保育類」。

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