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曾經有同學在私底下這樣稱呼我...,因為糖尿病的緣故,從小便無法與同學們一同用餐,甚至因為疾病而請了長假,漸漸地與他們越來越疏離,幾個比較頑皮的同學便給了我這樣的稱號。事實上,我並不怪他們,雖然還是會感到難過、自卑,甚至怨恨自己沒有像正常人一樣的身體,但是,每每看到母親用顫抖的手拿起針筒幫我注射,我知道在母親的心中,隱藏著許多難過與自責,因此,縱使對針筒感到恐懼,我仍然遵照醫師的囑咐定時施打胰島素。
對有些人來說,罹患糖尿病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但對我而言,它彷彿是上天掉下來的"禮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跟著我,隨著年齡的增長,糖尿病與我產生了莫名的情感,它是朋友也是敵人。當我細心照顧它,它就會善待我;當我不小心忽略它,它就會懲罰我。現在我把因應糖尿病的各種舉措,當成是充滿個人特色的「另類」生活方式,就如同有人早上起來先刷牙、洗臉,而我卻是先測血糖、打針。我和別人一樣喝咖啡,只是不加糖而已。我不再怨天尤人,反而更積極面對疾病,並時時心存感念,感謝老天爺給了我這個禮物,讓我比一般人提早了解生命的可貴,也更珍惜身邊所有的一切。
出社會工作時,有一位同事剛得知自己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醫師告訴他必須注射胰島素,當他一臉愁容問我該不該接受醫師的建議時,我這樣告訴他:「你的胰臟只是缺少了某些功能而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而我的胰臟雖然還在我身體裡,卻完全沒有作用,與我相比,你真的幸運多了,況且有些病例,如施打胰島素後,醫師也會依照血糖控制情形作治療處方調整,施打胰島素如果能夠治療疾病,為什麼要放棄機會!」同事聽了我的看法,終於坦然地接受了注射治療,至今仍控制良好。我很慶幸,因為我的樂觀,讓我在17,520個針孔的歲月裡,真實的面對自己與人生。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同時也是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的蔡世澤表示,糖尿病是一種全球性疾病,患病人數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台灣地區四十歲以上的成年人當中,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由於飲食過度、運動不足、養育方式偏差,導致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寵物化",致使罹患糖尿病人數不斷增加,連帶糖尿病死亡率也持續上升,增加的速度甚至超過十大死因前三名的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及心臟疾病!根據衛生署數據統計,2006年台灣糖尿病的總死亡人數為10,501人,平均每天有28.7人、每小時有1.2人因為糖尿病而失去生命!
蔡世澤醫師指出,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主要有兩大類,相對於常見的口服降糖藥物,胰島素注射依然是目前最有效降低血糖的治療辦法。相較於歐美國家高達40%的胰島素使用率,目前台灣接受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患僅佔15% 左右。據蔡醫師推估,台灣可能至少有30%的病患需要借助胰島素治療來改善血糖控制。但許多病患因為認知錯誤,十分排斥胰島素治療。許多病人誤以為胰島素注射是治療糖尿病的終極手段,更有人誤認為,打針就像打毒品,一旦開始注射,就會成癮,一輩子無法擺脫藥品的控制。這些錯誤觀念,往往讓病人錯失控制病情的良好時機,進而引發心臟血管疾病、乃至加速視網膜、腎病變等併發症的發生或惡化。反諷的是,許多人一開始不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但發生了嚴重的併發症時,還是不得不接受胰島素注射。
萬芳醫院糖尿病衛教師邱妃杏表示,病患往往因為對注射針頭的無名恐懼,對胰島素治療呈現強烈拒絕的反應。根據門診經驗發現,多數剛開始接受注射治療的病人,第一個反應常是「我有這麼嚴重嗎?」病患家屬則是擔心病患一打針就「著住」(停不了),還有人害怕拿針戳自己的肚子,甚至擔心腸子跑出來,而且每天注射時除了要忍受疼痛外,最難過的莫過於看到那些累積的注射針筒,不止自己看了厭惡,也讓家人看了心疼。對於注射行為的排斥,是國內糖尿病患胰島素使用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為了讓糖尿病患者能夠接受更方便的治療方式,同時消弭患者的排斥感,以便兼顧醫療成效與生活品質,禮來公司特別推出新型胰島素注射筆(優泌速樂筆),以極具質感的複合式材質搭配,設計成精美的鋼筆外型,並以專用皮革外盒置放,一般人根本難以聯想到冰冷的醫療器材,不但顧慮到患者隱私,也可望降低患者排斥心理!
相較於舊有的胰島素注射器以類似鋼筆墨水匣方式汲取藥劑,病友必須先確實排除針筒空氣,並對準劑量刻度來抽取藥水,新式的優泌速樂筆,先把胰島素預填在卡管內,透過較大的視窗,可清楚的看到劑量刻度,調整用量僅在彈指之間,加上「喀喀」作響的聲音輔助辨視,縱使老年人或已經得到視網膜病變的病友也很容易上手,由於注射時只須將按鈕輕按到底,停留五秒即可完成,全部動作即使是手部較無力的糖尿病患或帕金森氏病患也能使用。另外,尚未用完的藥劑可在室溫下保存28天,大幅提升患者的使用便利性。優泌速樂筆預計今年下半年就可以獲得健保給付,造福更多需要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對這項治療有疑問者,可洽詢(02)27324676。
蔡世澤醫師說,罹患糖尿病或許事出有因,或許是無可奈何的人生際遇,但是經由學習,作成明智的選擇,認真執行監測、醫療與追查的功課,往往可以改變既定的結局。正如同聖嚴法師「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開示,病友能夠真誠面對病情,積極看待及接受治療;從而在醫療團隊、親友的協助下,作好自我健康生活管理,更將因應糖尿病的所有作為,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中,就能擺脫疾病的糾纏和心頭的牽掛,活得自由自在。
延伸閱讀
-
這款藥物有風險? 研究發現:父親使用易生出缺陷孩子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340有研究指出,有服用常見的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的男性,如與另一伴生育嬰兒,將增加其孩子天生缺陷的風險。 -
代謝症候群增染疫重症 專家曝澱粉類食物吃多恐這下場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564腰圍一年比一年粗?BMI默默升高?別以為只是久坐發福,當心「代謝症候群」上身,各種疾病隨之而來。 -
糖尿病患者「這數據」沒控制好 當心致命肝膿瘍找上門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3161名67歲的男子,因雙腳疼痛到醫院急診就醫,理學檢查後發現左腳踝微腫,由於白血球與發炎指數雙雙上升,初步臆斷下肢蜂窩性組織炎,安排住院,並以靜脈抗生素治療。檢查發現病人血糖過高,醣化血色素11.6%,診斷為第2型糖尿病。 -
6旬老翁雙腳疼痛掛急診! 被診斷罹患糖尿病、肝膿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86一名67歲老翁近日因雙腳疼痛到醫院掛急診,卻在檢查後發現該男子罹患糖尿病、肝臟有兩顆肝膿瘍。 -
頻尿、頭痛是高血糖緊訊! 醫曝「嘴有2氣味」已急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32 19歲余先生自幼罹患第一型糖尿病,近來已自行停用胰島素數個月。某天因連日噁心和全身無力前往急診求助,血液檢查後發現血糖值竟高達611mg/dl,並有嚴重酸血症和尿酮,經診斷為糖尿病酮酸中毒。後來住進加護病房並接受大量點滴及胰島素的治療,高血糖及酸血症迅速改善,轉普通病房後隔日即痊癒出院。 高血糖急症分2種 口飄水果味當心 樂生療養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吳秉豪表示,高血糖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