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壓迫性骨折,雖然有少數病例是因為車禍或由高處摔下造成的,但大多數是導源於老年人骨鬆症引起,而誘發原因通常是微小的振動,如打噴嚏,或是因便秘造成排便時過於用力,抑或輕微的跌倒、彎腰拿東西即可能產生。
骨鬆症的症狀因不同部位而異,在胸椎常見的是胸壁疼痛,常痛在乳房下面,偶而在左邊,就會與心臟疼痛相類似,此種痛是坐著、站著、躺著都痛,常會影響睡眠、吃飯、走路、呼吸及肺活量。
若是壓迫性骨折在腰椎,則會產生下背痛、站著時特別痛,偶而會下傳至臀部及引起下肢酸麻,導致老人家運動減少、社會活動降低,除了身體痛楚及機能退化,常伴有心理的憂鬱症,因此脊椎壓迫性骨折國內外專家都認為要積極治療。
今年在世界權威性脊椎雜誌,即歐洲脊椎雜誌,有篇報導帶給脊椎醫學界很大的震撼,即用鈦金椎體以微創手術的方法,在局部麻醉、病人保持清醒的情形下,約在20分鐘左右把碎裂塌下的椎體做復位及加以撐住,立刻可以達到解痛及固定治療的作用,手術後2、3小時病人即可下床走路,有些病人甚至可以由坐輪椅進展到第二天可以走路回家!
適用年齡由32歲到97歲不等,絕大多數的病人不需要輸血,非常適合老年人合併有許多內科疾病的病患使用,對有糖尿病、高血壓,甚至中風過及心臟病、洗腎、肺病、肝病、腸胃潰瘍、癌症轉移等高危險的疾病。(本文作者李孔嘉,國立陽明大學教授、嘉義陽明醫院副院長、專精於脊椎手術)
延伸閱讀
-
長期喝純水擔心礦物質不足導致骨鬆? 專家告訴你真相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02長期喝純水會造成礦物質攝取不足、骨質疏鬆嗎?許多民眾在廚房裝置逆滲透等淨水儀器,或是長期飲用賣場所販售的純水,卻擔心礦物質攝取不足,而引發骨質疏鬆,或是幼兒發育不良,長不高。 -
81歲老婦腰痛長達3個月 椎底成型微創手術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80壓迫性骨折除了疼痛之外,也可能出現駝背的症狀,但因為許多患者以為是老化所致而輕忽駝背症狀,結果反而錯過黃金治療期而無法治療,甚為可惜。 -
藥吃對時間! 藥物服用最佳時機發揮療效「藥到病除」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593《哈佛健康》(experts at Harvard Health)的專家表示,這要看情況。為了獲得最大的藥效,以及避免一些可能的副作用,應在一天當中的特定時間服用某些藥物,這種方法稱為「時間療法」。以下是一些類別的藥物以及有關何時服用的建議,不過,還是要諮詢您自己的醫療保健從業人員或是藥師,以確保人身安全。 -
多喝牛奶補充鈣質防骨鬆? 網友熱議骨質疏鬆10大疑惑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797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的。衛福部在2019年統計,台灣有10.2%男性、25.2%女性正遭受骨質疏鬆的威脅,75歲以上的長者,平均每4人有1人就有骨質疏鬆問題。 -
骨鬆症患者注意! 7大指標中1就符合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53根據2020年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學會骨質疏鬆症治療指引建議,骨鬆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可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以快速提升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風險。目前骨鬆藥物在健保給付已更為完整,促進骨質生成藥物也有了不同的選擇,為再次骨折的極高風險患者提供更積極且更方便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