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人瑞「開心」 術後逛公園趴趴走

2126
【NOW健康 李宛真/台北報導】
老人
▲高齡者罹患嚴重心血管疾病時,能否接受手術治療及術後是否能夠順利恢復,一直治療策略時的重要關鍵。

高齡者如果接受「開心」手術風險較高,馬偕醫院日前成功為高齡92歲黃老先生完成傳統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雖然術後住院天數約增加一倍,但預後狀況良好,現在已能如往常到公園散步活動。

黃老先生去年前外出運動時,突然胸痛,緊急求診,經心臟內科醫師診斷為冠狀動脈阻塞,因其血管鈣化嚴重,無法以侵襲性較低的治療方式來重建血路,只能進行傳統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所幸他雖年齡雖高,但身體機能還不錯,因此團隊詳細評估後,幫他進行傳統心臟手術。

高齡者罹患嚴重心血管疾病時,能否接受手術治療及術後是否能夠順利恢復,一直治療策略時的重要關鍵。收治黃老先生的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簡禎彥表示,以往高齡患者常因身體機能衰退、併發症風險、術後恢復較慢等考量,不建議以手術治療。

簡禎彥說,依據早期文獻,高齡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死亡率、併發症發生機率較高,住院天數將延長,以致於家屬不願承擔風險,讓患者失去了拯救性命的機會。

臨床顯示,冠狀動脈經皮介入性治療,侵入性較低,對高齡患者來說,是取代傳統開心手術的理想選擇。不過,如果病人冠狀動脈鈣化嚴重,施行冠狀動脈經皮介入性治療的風險,反而較高。

其他尚有經導管置換心瓣膜手術,可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同樣因其侵入性較低,被認為可取代傳統開心手術。但因手術費用高達百萬,非一般患者所能負擔,且其術後中風比率亦較傳統術式高,部分患者仍須以傳統開心手術治療。

簡禎彥表示,近年來馬偕共有10位90歲以上高齡患者接受心臟手術,最年長者為99歲,其中冠狀動脈阻塞及主動脈瓣膜狹窄者各半,甚至有一名患者二病兼有。所幸這10位患者雖年長,但身體機能還不錯,惟因病痛須常進出醫院,稍微影響到生活品質,其他生活部分皆相當良好。

「並非每一位高齡患者皆適合施行手術」簡禎彥強調,高齡患者是否以手術治療,主要需通盤考量病人身體機能、器官老化及衰退程度、併發症、術後恢復等考量及風險,並與家屬充分溝通後,才得以考慮施行。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