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便便顏色大學問 大便辨識卡救300名寶寶

1882
【NOW健康 黃靖芳/台北報導】
新生兒
▲吳女士與幾位日本媽媽成立了病友會,透過醫師協助,向日本國會議員陳情,歷經3年努力,2年前終於讓日本厚生勞動省將大便辨識卡納入日本的母子手冊推廣。(圖/ingimage)

據統計,台灣每20萬名新生兒中,約有30到40人膽道閉鎖,容易肝硬化,若不治療,可能在2年內死亡。國民健康署自2004年起全面推廣「嬰兒大便辨識卡」, 10年來約有200萬個新生兒接受簡易篩檢,其中300位新生兒因此被確診膽道閉鎖症。

遠嫁日本的吳心之女士,早年孩子罹患膽道閉鎖,未提早篩檢發現,導致膽汁滯留損壞肝臟,最後 捐肝救子。後來她發現台灣國民健康署早已全面推廣「嬰兒大便辨識卡」,但日本卻不重視該項檢測,決定積極推廣台灣經驗。

吳女士與幾位日本媽媽成立了病友會,透過醫師協助,向日本國會議員陳情,歷經3年努力,2年前終於讓日本厚生勞動省將大便辨識卡納入日本的母子手冊推廣。

據統計2004到2013年台灣新生兒罹患膽道閉鎖比例約為1萬分之1.6,國健署長邱淑媞提醒家長,這是一種新生兒漸進性的膽道病變,臨床常見黃疸、灰白便或淡黃便及肝腫大等症狀,愈早發現,即可開刀。

有鑑於此,國健署自2002年起與專家共同研發世界首創的「嬰兒大便辨識卡」篩檢工具,同時成立「嬰兒大便辨識卡」諮詢中心,2004年將大便辨識卡放入兒童健康手冊。

2006年國健署建立世界第1個全國性膽道閉鎖篩檢通報機制,鼓勵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在嬰兒滿30天大就診時,再次向爸媽或主要照顧者詢問寶寶的大便顏色結果,或直接索取寶寶的大便檢體給予辨識。一發現異常即協助轉介確診,並通報「嬰兒大便辨識卡」諮詢中心,提供諮詢及後續追蹤。

「嬰兒大便辨識卡」研發專家、台灣大學張美惠教授指出,我國推廣大便辨識卡篩檢,成效顯著,大幅提昇膽道閉鎖症患者存活率的成功經驗。10年來陸續接獲來自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13國醫療專業人士及學者索取國民健康署授權,引進此卡,推廣使用及研究教學。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