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一幼兒若感染日本腦炎,有可能會影響智力發展,且日本腦炎的恢復期較長,所造成的神經性後遺症,包括語言障礙、孩童可能會有智力不足的現象等;精神性後遺症以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為主。(圖/ingimage)
6到7月是日本腦炎流行的高峰期,民眾應小心防範!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截至7月4日,全國已累計有7個日本腦炎病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洪嘉蔚指出,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台灣以「三斑家蚊」為主。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田、灌溉溝渠與池塘等處,一天當中最常叮咬人的時段是黎明和黃昏。幼兒宜按時接種疫苗,做好保護措施。
洪嘉蔚醫師指出,出生滿15個月的幼兒應接受2劑疫苗注射,然後相隔2週,隔年再接種第3劑。滿5歲以上的兒童,需於國小入學前,完成第4劑日本腦炎疫苗接種。
萬一幼兒若感染日本腦炎,有可能會影響智力發展,且日本腦炎的恢復期較長,所造成的神經性後遺症,包括語言障礙、孩童可能會有智力不足的現象等;精神性後遺症以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為主。此外,大部分感染日本腦炎的病患沒有症狀,少部分病患會有頭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燒或輕微呼吸道感染。嚴重者則會出現劇烈頭痛、高燒、痙攣、抽搐或昏迷等,最後可能導致神經、精神性後遺症或死亡。
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為居住在台中市的52歲男性。日本腦災病毒是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染。洪嘉蔚醫師建議,居家預防可於家中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使用蚊帳。個人保護措施上,應避免於黎明和黃昏等病媒蚊活動的高峰時間,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並宜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生署核可的防蚊藥劑,以降低感染風險。
醫師提醒,家中如有未完成疫苗接種的適齡嬰幼兒,應盡速帶往轄區健康服務中心或指定的醫療機構完成接種。
延伸閱讀
-
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成年人該接種的疫苗種類整理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695自然界中有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感染之後就有可能導致疾病造成傷害。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陳宏麟指出,預防成人傳染性疾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就是施打疫苗,透過疫苗可以讓我們的免疫系統事先認識各種病原體,並產生免疫力,未來有病原體入侵時,便能發動攻擊消滅病原體。 -
登革熱疫情10月底近尾聲 類流感與腸病毒流行微幅上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18疾管署防疫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此次流行季登革熱本土個案累計66例,分別新北市46例與桃園市20例,目前發生群聚地區包含桃園市桃園區、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嘉添里、蘆洲區保和里,監測日期最晚到11月12日。
-
蚊蟲叮咬是日本腦炎主要傳染途徑 建議接種疫苗可預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878日本腦炎僅被具有感染力的病媒蚊蟲叮咬後才會感染,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傳播媒介,並不會直接人傳人。根據疾管署公布資料,該疾病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至7月。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約有小於1%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是急性腦炎,而致死率約20%至30%,存活病例中約30%至50%出現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 -
日本腦炎再添2例 屏東、南投各1確診住家旁都有豬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92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40多歲的南投病例,在7月下旬出現發燒咳嗽,接著出現腦神經損害現象,包含口齒不清與咬字遲鈍,就醫後立即通報採撿確診,疫調發現住家附近有養豬場,有可能是感染來源。 -
新加坡登革熱連續8周新增破千人 病例數創下7年記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78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環境局統計,截至8月4日,已經有8周新增病例超過千人,今年因感染登革熱死亡共20例,年齡介於25至92歲,很有可能打破新國2005年25例登革熱死亡病例,新加坡政府目前正加強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