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患者腦中風機率高常人五倍

1797
【NOW健康 楊芳綺/台北報導】
藥物
▲周玉蘭醫師表示,心房顫動使血液在心房內滯留,就可能產生血塊,其中九成血塊聚集在左心耳處,一旦血塊掉落,就會隨著血液循環,堵住腦動脈,造成栓塞性腦中風。(圖/ingimage)

68歲許姓婦人本身有心房顫動、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及二次腦中風的病史,平日服用傳統抗凝血藥物wafarin以預防再次中風。日前因膽囊炎開刀,術後中斷一周抗凝血藥物,竟不幸再次發生血栓性腦中風。醫師提醒,心房顫動病患腦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務必依規定用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科主任周玉蘭指出,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不整,盛行率隨年齡老化而顯著增加。症狀表現為心悸、心跳不規則亂跳、胸悶胸痛、喘、頭暈、昏厥等。

周玉蘭醫師表示,心房顫動使血液在心房內滯留,就可能產生血塊,其中九成血塊聚集在左心耳處,一旦血塊掉落,就會隨著血液循環,堵住腦動脈,造成栓塞性腦中風。許姓婦人心臟超音波檢查即發現,左心耳內已有2公分血塊,脫落的小血塊正是造成再次腦中風的主因。

臨床統計,心房顫動病患腦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死亡率較高,症狀及失能的程度也會較嚴重,住院天數較長,合併腦出血性的機會較高,且再發性腦中風的風險也偏高。

周玉蘭醫師表示,目前預防心房顫動相關性腦中風的主要治療方式,以抗凝血藥物抑制血塊形成為主,效果優於抗血小板藥物。但傳統抗凝血藥物wafarin對東方人的出血風險明顯高於西方人,且須追蹤凝血時間來調整劑量,因此不易使用。

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預防腦中風的效果優於或類似於wafarin,且大幅降低顱內出血風險,提供患者更好的選擇。目前新型的抗凝血藥當中,台灣健保已經給付Dabigatran、Rivoroxaban等藥物。

至於不適用或不想用長期抗凝血藥物的病人,則可以採用經皮心導管的方式,在左心耳置入封堵器來預防腦中風,成效與wafarin相當。不過,健保目前並不給付此種手術。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