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困難莫輕忽 當心「食道弛緩不能症」作怪

1865
【NOW健康 林姵妤/台北報導】
合照
▲在治療方面,李章銘說,傳統治療食道弛緩不能症,以肌肉鬆弛藥物及內視鏡氣球擴張術為主,但兩者都容易復發,後者還可能造成食道破裂。

吃東西時總感覺食物卡在食道,小心這可能是「食道弛緩不能症」。原本110公斤的譚小姐為了減重,接受胃食道手術,短時間內體重減了40公斤,卻出現吞嚥困難,就醫檢查發現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蠕動功能變差,以致食物容易卡在食道內,經口內視鏡進行食道肌肉切開手術,5天後吞嚥功能恢復正常。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部主任李章銘表示,食道弛緩不能症好發於30歲以上,國內每年約有300多名新增病例,患者因食道下方擴約肌神經元受損,失去蠕動功能,以致吞嚥困難、食物逆流。

為了不讓食物一直卡在食道,不少患者嘗試以擠壓方式來解決問題,多吃一碗飯,將食物硬擠入胃中。有人則是站著吃飯,希望透過地心引力作用,讓食物盡快往下掉。有些人則是邊吃飯,一邊用手捶胸,希望食物不要卡在食道中。

在治療方面,李章銘說,傳統治療食道弛緩不能症,以肌肉鬆弛藥物及內視鏡氣球擴張術為主,但兩者都容易復發,後者還可能造成食道破裂。台大在2年前從日本引進經口內視鏡進行食道肌肉切開手術,截至目前已完成五名個案,術後成效良好。

以譚小姐為例,因為她接受過胃食道減重手術,腹腔胸腔組織嚴重沾黏,如以傳統方式開刀,風險較高,因此台大醫療團隊決定以經口內視鏡食道肌肉切開術為其治療。術後患者復原良好,第3天即可正常進食,第5天出院,出院後吞嚥功能完全恢復正常。

李章銘強調,經口內視鏡來切開食道肌肉手術,直接從口腔進入食道,不會留下傷口,安全性高,且恢復快速,目前已成為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標準治療方法之一,在其他食道的良性腫瘤切除手術上,可取代傳統治療方式,也是安全性較高的選擇。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