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肛大作戰 直腸癌治療新趨勢

2691
【NOW健康 薛雅文/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賴俞璇
▲陳先生經術前同步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反應良好,治療中沒有出現明顯副作用,於是7週後安排手術切除腫瘤,不僅順利保留了肛門擴約肌,腫瘤也獲得良好控制,病理分期降至第0期。

40歲居住台南的陳先生日前因大便有血、排便習慣改變而就醫,肛門指診摸到直腸附近有一個腫塊,經切片證實為腺癌,且已擴散,所幸後來經同步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7週後開刀切除腫瘤,還順利保留了肛門擴約肌,成功抗癌。

成大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賴俞璇說明,陳先生的腫塊距離肛門口約4、5公分,屬於較低位的腫瘤,且已侵犯至肌肉層外的周邊結締組織,並有淋巴結轉移,臨床分期為3B期,屬於晚期。

陳先生經術前同步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反應良好,治療中沒有出現明顯副作用,於是7週後安排手術切除腫瘤,不僅順利保留了肛門擴約肌,腫瘤也獲得良好控制,病理分期降至第0期。

賴俞璇表示,以往針對腫瘤位置較低的直腸癌病人,多半建議直接施行腹部會陰切除術,將肛門全部切除,然後安裝永久性的人工肛門,再依據病理報告,來決定是否需要後續化療或放療。但大多數病患排斥安裝人工肛門,擔心生活品質會變差,接受治療意願低,常因此延誤就醫的時機。

有鑑於此,目前的治療準則轉向先給予術前同步放療及化療,讓腫瘤縮小後再以手術切除,術後依據病理期別,視情況給予後續治療,如此讓病患有機會保留肛門括約肌,不影響日後生活品質,治療接受度也提高。

賴俞璇解釋,術前同步放療及化療,可減少腫瘤體積,增加手術完全切除及保留肛門的機會。此外,術前接受放療,可區別出未被照射過的健康腸道,日後發生切除部位吻合處狹窄的機率能夠降低,治療效果也提高。

賴俞璇指出,近年來放射線治療的儀器推陳出新,搭配影像導引治療系統的輔助,能精確針對腫瘤加以治療,對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的傷害可以降低。以往常見的放療副作用,如:腹瀉、血便等情形幾乎消失,且局部控制良好。

截至目前為止,於成大醫院接受這種方式治療的直腸癌病人共229名,追蹤結果發現,5年內整體存活率將近8成,局部控制率也將近9成。高達8成以上的病人在開刀後能保留肛門擴約肌,不需再安裝人工肛門。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