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各種文明病,現代人想治療、改善症狀,卻常不知從何下手,臨床顯示,以每一節脊椎都有分別對應的疾病為治療原理的中醫膏貼外治法,能夠一併解決複雜的全身性疾病。
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55歲陳先生因為長年飽受鼻過敏困擾,接受長期西醫治療,仍無法根治,最後尋求中醫協助。細問之下才發現,李先生幾乎全身都是病。
例如服降壓藥後血壓值仍高達180/135-102,血脂數值440,低密度膽固醇數值163,肝功能指數GDP、GOP偏高,又有脂肪肝、胃潰瘍、攝護腺肥大、糖尿病,尿酸值過高等問題,長期覺得頭痛、頭昏腦脹,顏面紅赤,眼睛則有飛蚊症,視力減退,平日失眠、工作時倦怠想睡覺,真正上床躺下去又睡不著,常常晚餐後就打瞌睡,一到半夜反而興奮睡不著覺,越晚精神愈好,想睡覺卻無法入睡,常常覺得全身筋骨酸痛、肩頸僵硬痠痛、腰背連痛、腰部無力,可說是百病纏身。
陳先生原本以西醫治療鼻過敏,但在接受鼻甲肥厚切除手術後的三個月內居然又復發,所以才轉而求助中醫。在診間候診時,聽見院內的患者談論起「膏貼外治法」的療效,於是決定嘗試看看。
張賜興醫師解釋,所謂膏貼外治法是將藥物用於穴位或病變部位的中醫傳統療法,具有簡便易用、使用安全的治療優勢,不僅能針對外科、骨傷科、皮膚科、五官科、肛腸科等疾病具有療效,也能針對內科及婦科疾病加以治療。
臨床發現,從一般常見的脊椎神經相關疼痛症狀到各種全身性疾病,都能運用「膏貼外治法」加以治療。這是因為脊椎骨是連繫人體組織的主幹,其中佈滿了重要的神經,當脊椎骨發生異常時,會影響脊椎骨鄰近的器官,換句話說,當某個器官發生異常時,也可以在脊椎骨上發現異常現象。
例如上段頸椎神經對應頭部及臉部;中段及下段頸椎神經對應肩、肘、手臂及手指;上段胸椎神經負責心臟、氣管、呼吸道、肺臟、乳房,中段胸椎神經負責肝、胃、膽、十二指腸及小腸;下段胸椎神經負責腎、大腸、膀胱。
至於腰椎及薦椎神經軀體上對應大腿、膝蓋、小腿、腳踝及腳掌,內臟則對應腸系膜及骨盤內器官,負責子宮、卵巢、膀胱、肛門及生殖器官。運用膏貼外治法,在疾病器官對應的相關脊椎穴位,貼敷藥膏加以刺激,就能達到療效。
針對脊椎進行貼藥膏治療,張賜興醫師根據治病必求其本,提出一套「開關理論」療法,先從脊椎貼敷藥膏為主,再配合推拿針灸等搭配治療方法為輔,如同開啟中樞的大開關,針對中樞氣血循環加以疏通,再以推拿針灸等療法,開啟四肢末梢等外圍小開關,中樞氣血自然能有效循環至全身末梢,將體內累積的濕熱毒物加以代謝,排出體外。
全身是病的李先生接受膏貼外治法治療一個月後,血壓血脂回到可控制的範圍內,氣喘、胸悶、呼吸不順、咳嗽、咽喉異物感、胃脹、胃悶、口乾口苦的問題減少了,鼻過敏的症狀明顯改善,頭不痛也不暈了,晚上變得很好睡,白天精神變好,口臭也消失了,全身僵硬、腰背不再無力,性趣也恢復了。目前持續接受中醫內服藥做保養。
張賜興醫師強調,中醫常道「三年之病,必求七年之艾」,許多內臟病都是從外傷外感病慢慢累積而成,症狀一旦出現若不積極治療,拖到演變成慢性症狀後,治癒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更難治療了。提醒民眾,保養身體健康應重於得病求治,疾病治癒了,千萬不要忘記患病時的痛苦,而疏於保養,否則舊病很快又會復發。
相關部落格
-
這3類人是思覺失調症高危險群 中西合治回歸正常生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72張賜興解釋,中醫對精神疾病有一套很嚴謹的理論,認為七情與人體的五臟六腑有密切相關,正常人會是五臟平和的狀態,但當其中一臟反應失調過高或過低,都可能會產生疾病;因此中醫治療思覺失調,會先探究患者哪個臟腑出現問題,對症下藥,再來就是考慮先天遺傳因素跟後天的生活及工作環境等加以調整。 -
「清冠一號」投入抗疫! 面對新冠病毒中醫提強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795「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提升免疫力才是當務之急。面對確診人數日益增加的情況,張賜興認為,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提升免疫力,首要之務就是每日維持充足的睡眠。中醫認為睡眠期間能修復五臟六腑,提高抵禦外邪能力,尤其是子時、午時正是補充體力的好時機。 -
長期犯「頭風」中醫揪出與1習慣有關 不根治恐生白髮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23無論是哪一種長期性、嚴重性頭痛型態,在中醫看來都屬於體質失衡造成的頭風,中醫師張賜興(佑德中醫診所院長)指出,容易產生頭風的體質包含氣血兩虛、痰濁、血瘀、寒溼、風熱……等等。頭風患者多數屬於風寒邪氣入侵的寒溼型體質,導致體質寒溼的原因多與患者的生活習慣有關,最常見於洗完頭後,僅用毛巾包裹頭部而不馬上吹乾頭髮,此外還有產後坐月子期間頭部著涼的女性。 -
賈靜雯《瀑布》詮釋思覺失調症患者 獲金馬女主角肯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95什麼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屬於綜合型且精神症狀多樣性的疾病。 -
拔了牙還是痛? 三叉神經痛誤診率高中醫教你簡單判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087張賜興表示,三叉神經是從頸部、臉部到頭部,順著上顎、下顎及眼睛部位共有3條分支,痛起來有如針刺、刀割或電擊,且1天會發生好幾次連續疼痛。由於不容易診斷,導致誤診率高,經常被拔了牙才發現不是牙痛,另外也有部分患者是出現眼睛痛或頭痛症狀,正確診斷方式是觸摸患者的頸部、耳後、耳前、太陽穴等位置,若稍微按壓就會疼痛,代表是三叉神經痛。
延伸閱讀
-
這3類人是思覺失調症高危險群 中西合治回歸正常生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72張賜興解釋,中醫對精神疾病有一套很嚴謹的理論,認為七情與人體的五臟六腑有密切相關,正常人會是五臟平和的狀態,但當其中一臟反應失調過高或過低,都可能會產生疾病;因此中醫治療思覺失調,會先探究患者哪個臟腑出現問題,對症下藥,再來就是考慮先天遺傳因素跟後天的生活及工作環境等加以調整。 -
立秋來臨!中醫教你養肺知識 1次了解潤燥飲食宜與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8958月7日正逢「立秋」,這是秋季的第1個節氣,預示著炎夏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中醫師周宗翰以養身觀點表示,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陽收陰長,暑熱仍未盡,故穿衣不宜太多,避免影響身體對轉季的適應力。 -
搭長途飛機竟突發性耳聾! 中醫針灸促血液循環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28255歲的鄭小姐日前到歐洲出差,回台灣後左耳突然聽不到聲音,且耳鳴很嚴重,隔天趕緊至醫學中心耳鼻喉科就診。檢查發現,她連90分貝都聽不到,而且伴隨嚴重耳鳴,被診斷為診斷為「左耳突發性耳聾」,但以西藥治療了2個禮拜,都沒有改善,最後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求診。 -
全台約20萬確診康復者有長新冠 中醫藥膳茶飲幫助恢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327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翁千惠說,染疫後因為肺部受到病毒的侵害,造成肺部損傷,組織修復後產生較厚的組織,此時可以透過養肺的方式來增加肺部機能。 -
長新冠患者全身疲勞!連滑手機也好累 尋求中醫盼治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40最近台灣新冠疫情正逐漸趨緩中,但感染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逐漸攀升到快20%,中醫師康涵菁表示,臨床上除了確診者的線上看診,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確診後患者到診間求助「長新冠症狀」,像是持續不斷的失眠、咳嗽、胸痛、不明發熱,甚至類似慢性疲勞症候群,及難解的肌肉、關節疼痛。她提到,有病人出現「勞動後倦怠」,甚至反應滑手機20分鐘都會覺得非常勞累,生活相當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