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呼吸暫停症候群 低溫高頻熱療法

2051
【文/陳建業(陳建業耳鼻喉科診所專治醫師)】
打鼾、呼吸暫停症候群 低溫高頻熱療法
▲ 扁桃體位於前後咽壁之間,腺狀體在鼻咽腔,會阻礙氣流通過,尤其是扁桃體3級肥厚,也就是兩個扁桃體大到會相撞,如果是這兩個原因,扁桃體切除與腺狀體刮除,是主流的方式。(圖/ingimage)

 通常有鼻塞、鼻過敏,容易打噴嚏困擾的人,要特別小心是打鼾與呼吸暫停症候群(又稱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且為主因症狀。鼻塞主要的原因是鼻中膈彎曲與下鼻甲肥厚,常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

 常見造成打鼾、呼吸暫停症候群的原因包括有:鼻塞(病因可能是鼻中膈彎曲,下鼻甲肥厚,鼻竇炎,鼻息肉);扁桃體或線狀體過大;肥胖;疲倦;軟顎過厚與鬆弛、懸雍垂過大;舌根過大,阻礙呼吸,下顎過小,舌頭壓迫呼吸道等。

 根據不同的病因,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其中,若是因肥胖所致,通常病患一定程度之減重後,咽喉壁肌肉變薄,氣道變寬,自然能減輕打鼾的情形。而因疲倦所引起的打鼾,此屬可逆變化,只要減輕疲倦感,打鼾就能改善。至於其他造成打鼾、呼吸暫停症候群的病因,對症治療的方法分述如下:

 鼻塞

 造成鼻塞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鼻中膈彎曲,下鼻甲肥厚,鼻竇炎或是鼻息肉所致。鼻部是氣體進體內的第一關,當氣流受到阻礙或是形成氣旋,就會在鼻腔與喉腔形成嘎聲,所以很多人合併上述疾病,應該要一起診治,只做咽喉部手術,是不夠的。

 鼻中隔鼻道成形術,傳統手術是鼻中隔彎曲與下鼻甲肥厚,最佳的治療方式, 電燒、雷射,高頻熱療燒灼下鼻甲,可以減除一部份黏膜,會有若干效果,但無法矯正彎曲的鼻中隔軟骨,下鼻甲的硬骨,也無法用燒灼法去除。

 鼻中隔鼻道成形術比較容易,沒做過手術的病人比較好做,我的經驗是10到15分鐘。曾經在別處看過,重開的案例,解剖位置移位,比較困難,一般還需要內視鏡輔助。鼻竇炎與鼻息肉,需要做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鼻息肉很容易出血,不容易夾乾淨,上顎竇也需要打洞進去看息肉、發炎狀況,且用抗生素藥水沖洗,順便做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耗時1到2小時,是正常狀態。

 扁桃體或腺狀體過大

 扁桃體位於前後咽壁之間,腺狀體在鼻咽腔,會阻礙氣流通過,尤其是扁桃體3級肥厚,也就是兩個扁桃體大到會相撞,如果是這兩個原因,扁桃體切除與腺狀體刮除,是主流的方式。

 軟顎過厚與鬆弛、懸雍垂過大

 懸雍垂與軟顎是組成咽部的重要組織,主要的功能,在於通過氣體,做為控制發音的一部份。吞嚥時,封住鼻咽腔,阻止食物或水,進入鼻子。但人類一到中年,軟顎與懸雍垂常會過厚與鬆弛,睡眠時會震動,發出鼾聲。甚至產生呼吸暫停症候群,這樣的病人,睡眠品質不佳,睡眠時吸入之氧氣不足,長期對身體心血管系統,會造成傷害。

 傳統手術是相當有名的U3P(UPPP),懸雍垂軟顎整形術,住院2到4日,全身麻醉,切除懸雍垂與將前後咽壁縫合。優點是健保有給付,缺點是咽壁可能會過高,無法擋住食物溢入鼻腔,說話容易有如唇顎裂患者之鼻腔共鳴音。

 懸雍垂無線高頻熱療,在咽壁上5個點,做40到80攝氏度的燒灼,軟顎會有較高的張力,也會比較薄,不會振動發聲,或塌陷到後咽壁,阻礙呼吸,約術後1個月有效,痊癒率約8成,另2成會改善,如果病人覺得改善不夠,每隔6週可以再做一次,2到3次後,除非太胖,下顎過小的病人,基本上皆能完全痊癒。維持5至10年應該沒有問題。做此手術,可以脫離笨重與昂貴的正壓呼吸器,少數手術不能改善的病人,可以做牙套或使用正壓呼吸器。

 舌根過大或下顎過小

 舌根過大,會阻礙呼吸;下顎過小,舌頭則壓迫呼吸道。有一個有關舌部的手術──「舌骨舌肌前置術」,在下顎前方,下顎骨取下一片骨頭,連著舌骨舌肌,拉出並將此骨釘在下顎外方,舌骨舌肌拉向前方,將舌根與下咽壁之距離拉開,加開氣道,以達到止鼾的效果,但國內似乎很少以此方式治療。

 最新的方式,是在舌根8個點,做無線高頻熱療,一個月後,舌根會減小,讓呼吸道暢通,減少氣流阻力,治癒打鼾與呼吸暫停症候群。若未達病患的要求,6周後可以再進行一次療程。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