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藥膏降低氣胸復發 台大改寫國際治療準則

1980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眼藥膏降低氣胸復發 台大改寫國際治療準則
▲圖為台大醫院內、外科部急診醫學部及臨床試驗中心組成的氣胸治療新突破研究團隊合影。

 高瘦年輕男性好發的自發性氣胸有了新療法,令人訝異的是,竟是使用俗稱「眼藥膏」的傳統抗生素四環黴素。台大、亞東研究團隊攜手合作,發現氣胸患者於第一次插管治療時,將四環黴素靜脈注射劑型打入胸腔,就能使肺腔與胸壁緊黏,如同「補破胎」一般,將肺部破洞給補起來,讓日後復發機率降低四成。

 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今天在研究成果發表會中指出,這項研究由外科部、內科部、急診醫學部及臨床試驗中心組成研究團隊,從2006年至2012年在台大醫院與亞東醫院急診部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5年多來,共累積214名病例。

 台灣每年超過2000名自發性氣胸病患,需要接受插胸管來排除空氣或手術治療。台大醫院外科部胸腔外科副教授陳晉興說明,依照國際治療準則建議,第一次發作的自發性氣胸應考慮以細針或胸管排除空氣,但失敗率偏高,氣胸復發機率高達50%。

 研究顯示,急診醫師若在收治第1次自發性氣胸患者時,在插管抽氣後,隨即額外注入肋膜沾粘劑「美諾四環素(minocycline)」,即能發揮極大的黏合效果,效果如同強力膠一樣,可緊緊黏住胸壁及肺腔,並有效降低氣胸復發機率,從傳統治療的49%降至29%,日後需接受手術治療機率從44%降至29%。

 陳晉興進一步解釋,眼藥膏屬於最常見、最老的抗生素,質地黏稠,在做成靜脈注射劑型時,則稱為「美諾四環素」,黏性超強,原本就被當作肋膜沾粘劑,這項研究則發現用來黏合胸腔肺破洞,效果良好,復發機率可降低4成。

 陳晉興比喻,這項新技術如同「補破胎」,肺部是內胎,胸壁則為外胎,「美諾四環素」就如同強力膠。內胎破了,就必須先用強力膠來修補破洞,若是洞沒補好,未來很容易又出現破洞。不過,這項新技術只適用症狀較輕微的病人,若破洞過大或治療失敗者,仍需接受手術治療。

 楊泮池指出,這項突破性發現已經改寫國際氣胸治療準則,最近刊登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獲得國際醫界的肯定。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